N新京 人民 北青
27日,一篇题为《离职能直接影响中国登月的人才,只配呆在国企底层?》的微信文章刷爆朋友圈。文章称,一位名为张小平的研究员从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离职跳槽到北京蓝箭空间科技有限公司,而此人是两型发动机研制任务的灵魂人物,他的离职甚至影响我国重型运载火箭研制和载人登月计划。文章还说,职位过低、收入太少等原因,是促使张小平跳槽的主要原因。
对此,多位航天系统科研人员告诉记者,“文章写的夸大其词,多处细节失实。”
网文:他是发动机研制的灵魂人物
上述微信文章公布的一份《张小平参与我所型号研制情况》文件称,“张小平在这两型发动机研制过程中具体负责发动机系统方案设计指导和总体方案技术把关工作,是发动机研制过程中最关键的技术岗位。”
该文件盖着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的公章,文件中的两型发动机一个是我国未来载人登月和深空探测主动力系统,另一个将用于载人登月时月面着陆。
文件还提到,“张小平是这两型发动机研制的灵魂人物,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甚至从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到我国载人登月重大战略计划的论证和策划工作。”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张小平看到该文件后,自己拍照发到了朋友圈。
微信文章称,张小平只是个研究员,职称是副主任设计师,这是整个研究所的最底层,因为该研究所70%的人都是副主任设计师。文章披露,张小平在研究所一年收入大概12万元,而蓝箭公司直接开百万年薪挖人。
同事:他工作重要,职位年薪没那么低
记者从相关航天系统科研人员处了解到,在航天分系统体系中,最高负责人为总设计师,其次为副总设计师,其下设有主任设计师和若干副主任设计师。除了一名总设计师,其余岗位一般均设有多人。
该科研人员解释,研究员是教授,副研究员也就是高工是副教授,副主任设计师比例也没网文称的70%那么高,总师、副总师、主任设计师、副主任设计师加起来大概也就占所有研制队伍的10%。
“所以,张小平研究员并不是微信文章中所说的小小研究员,而是负责关键技术岗位,是一位高职级的研究人员。”该科研人员分析,“张小平离职会影响中国登月的说法太夸张了,只能说他此前负责的工作是很重要的。”
该科研人员告诉记者,和张小平级别一样的研究员年收入税后20万元左右,虽然没有市场化公司高,但比爆料中的收入水平还是要高一些的。
27日下午,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的上级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院长刘志让表示,张小平“本人擅自离职,经多次谈心做工作无效,为挽留此人,单位通过法律途径提起仲裁,在提供给相关机构的材料中有夸大其作用和贡献的表述,被其及网络利用进行炒作”。
刘志让告诉记者,相比过去,研究院这两年被民营火箭公司挖走的人多一些,但是张小平的离职不存在影响任务的问题,刘院长表示,研究院的技术骨干很多,张小平主要搞论证、研发和理论计算,水平是有的,但因优秀的骨干较多,所以对全局并不会产生太大影响,但是研究院也会反思用更多的方式,留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