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2版:闽味·气象
3上一版
 
杨桥路60年红砖老楼 修旧如旧
周六来金鸡山听兰花讲座
今天阳光重现 周日榕城又有雨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8年10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杨桥路60年红砖老楼 修旧如旧

这栋大楼最大的特色就是红砖外观
这种风格的屋檐,在福州已很少见
蝴蝶楼梯具有浓浓的时代特色
上世纪80年代,市民在大楼前留影(读者顾敏供图)

N海都记者 石磊磊/文 包华/图

海都讯 位于福州市鼓楼区杨桥东路183号的红砖大楼,凝聚了几代福州人的记忆。这栋苏联建筑风格的大楼,1955年奠基,1958年完工,一度是杨桥路上的第一高楼。从2013年开始,相关部门就酝酿对大楼进行修复。

昨日,记者从鼓楼区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了解到,这栋建筑已经被定为历史建筑,从本月起,将按照建筑原貌进行修复,不仅将保留建筑外观,内部结构也会通过加固的方式予以保留。

曾是鼓楼第一高楼,留下几代福州人的记忆,已被定为历史建筑,本月起将进行内部加固

曾是旧民居 由外国专家设计

据了解,这栋大楼最早属于林业部门,上世纪70年代开始,省总工会、省文化厅先后在这里办公。

大楼主楼五层、副楼四层,砖木结构,最大的特色就是红砖外观。从正门进入,可以看到两侧的西式圆柱,还有蝴蝶楼梯,通向楼层两侧的过道。过道是现浇混凝土结构,而过道两侧的办公室是木结构,用上好的杉木做梁。

现场的施工人员说,在进场施工后,他们从地基到楼层都进行了检查,发现当年施工的水准很高,“这栋大楼原是杨桥巷的旧民居,大楼是苏联专家设计,地基有两米厚的沙层,十分结实。建筑外表的红砖十分耐用,办公楼的杉木几乎没有发现白蚁。这都说明建筑的质量很高。”

大楼倾斜被定为危房 将进行纠偏顶升

在2014年,这栋建筑被定为D级危房(房屋整体出现险情,构成整幢危房),在西南侧出现了50厘米左右的倾斜,为了保护这栋建筑,相关部门设计了修缮方案,初步计划打478根桩,对大楼进行整体纠偏顶升。

如今大楼除红砖墙外,门窗的造型参差不齐,有木窗,有铝合金窗,有的还加了防盗网,在修复过程中将统一为铝合金窗户。

今年1月,大楼内部就开始进行勘测施工。5月,大楼被定为历史建筑,按照市名城委的要求,建筑内部结构不能拆除,要按原先状态修复,因此大楼修复方案进行了多次优化,通过加固的方法,保留砖混结构。修复后,大楼将作为相关单位的办公用楼。

屋顶大喇叭,至今仍每年鸣防空警报

今年59岁的顾先生,从小在这栋红砖楼后的家属区生活,他告诉记者,在东街口邮电大楼建成前,红砖大楼是杨桥路甚至鼓楼区的最高建筑。

“上世纪70年代,这栋大楼地基是高于杨桥路的,周边绿化很好,大楼背后还有大操场。后来杨桥路经过了多次拓宽改造,提升了路面标高,如今大楼地基比路面低了近1米。”顾先生印象最深的是,红砖楼上有大喇叭,至今,每年的4月21日,这个大喇叭都会试鸣防空警报。大楼中,原先都是木质地板,曾是福州最庄严的办公楼之一。

顾先生记得,上世纪70年代,大楼中就有了12英寸的黑白电视机,“当时是索尼牌的,一台售价480元,一般人家买不起,只有单位能配备。”

市民林女士,从小在红砖楼后的大院长大。她记得在上世纪80年代初,红砖楼里有了罕见的彩色电视,她和同年龄孩子们,每天晚上都挤在放映室中,观看了《加里森敢死队》《排球女将》等译制片。在红砖楼里还有小型的图书馆,她在图书馆里看完了《巴黎圣母院》《三个火枪手》《简·爱》等一批外国名著。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