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健康
3上一版  下一版4
 
得膝关节炎76岁的依婆寸步难行 患脊柱炎56岁的他叠被子都吃力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8年10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得膝关节炎76岁的依婆寸步难行 患脊柱炎56岁的他叠被子都吃力
骨健康很大程度决定了晚年生活的质量;重阳节到来,一起关注老年人的骨健康
依姆削瓜皮也要靠着桌子才能勉强站稳
走路很吃力,需双手抓着桌沿,慢慢地从桌这头移到桌那头
扶着助行器,慢慢地从卧室移到客厅
林先生买药回来,他最多只能走十分钟
慢慢俯身给卧病的母亲喂糖水
平时连最简单的叠被子都要花很长时间

N海都记者 林宝珍 通讯员 江永

如今,对于不少70多岁的阿姨来说,她们仍然是广场舞中最活跃的一分子,然而家住闽侯湖柄村的76岁的余依姆,因为膝关节炎,行走困难,每天的活动范围只在门厅与卧室之间,她看上去更像是80多岁的老婆婆。

同样,长乐古槐镇的林先生,因为患有强直性脊柱炎,连最简单的叠被子都很吃力,56岁的他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老许多……

有句话说,人未老骨先衰,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骨健康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健康状况和生存质量。试想,如果浑身上下不是这里痛就是那里疼,连走路都困难,生活质量从何谈起呢?

又是一年重阳节即将来临,海峡都市报骨科名医馆聚焦老年人的骨健康问题,走访了两位深受骨疾病困扰的中老年患者,希望通过他们的故事,来提醒大家对骨健康的关注。

故事一:“吃住都不苦,最苦的是身体的疼痛”

采访对象:余某玉女 76岁,家住福州市闽侯县小箬乡;右膝患膝骨性关节炎,半月板受损,每走一步都会疼痛;五六年前曾发生过中风,左半身麻痹酸痛。目前老人独居,生活比较困难。

上周六,我们一行人来到余依姆家时,依姆正坐在小厅门口,看到有客人上门,她想站起来迎接,几次努力才勉强站起,又很快坐下。

老人站立困难,要扶着桌角或墙角才能站稳,走路时需扶助行器慢慢移步。邻居们说,老人平时走得最远的距离,就是从外间的小厅到楼道后的卧室,总共十几米的“路途”,已经让她疼痛难忍!

余依姆有个女儿,家在别的村,隔几天回来帮忙做卫生、洗衣服。平时,老人一个人住在老房子里,因为行动不便,就住在一楼的楼梯间,两张凳子加几片木板拼成小床,防水编织布围在床的四周与顶上,就围出了她的“卧室”;客厅兼厨房,一张老旧的桌子上放着餐具。

依姆的饮食很节俭,平时舍不得吃肉,连好点的蔬菜也都不多,吃得最多的是瓜类,但老人反复说:“吃、住

都不苦,最苦的是身体的疼痛。”

临近中午时分,依姆开始准备午餐。她右手扶着桌子,慢慢地弯下腰去,从桌子底下摸出一个佛手瓜,然后吃力地站起来,双手抓着桌沿,慢慢地从桌这头移到桌那头,找来一个削皮器后,身子倚靠着桌角,慢慢地削瓜皮。一连串的动作,老人完成得很慢,一不小心瓜掉到地上了,她下蹲去捡时更是吃力……

据介绍,五六年前,余依姆中风过一次后,左半边身体麻痹酸痛、乏力;另外,她的右膝患有较严重的骨性关节炎,拍片显示,半月板、软骨已磨损,间隙基本消失,所以,她每走一步都会疼痛!

医生曾建议依姆做膝关节置换手术,换上人工关节后,疼痛可消除,并改善行走功能。但由于生活较困难,自己行动又不便,老人一直没到医院做全面检查和评估。

故事二:每一个转身都会疼痛,还要照料卧病的母亲

采访对象:林某秀男 56岁,家住福州市长乐市古槐镇;30年前因为腰部疼痛而被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15年前病情加重,如今双侧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跛行,需要拄拐。家中有长期卧病的母亲要照顾,生活较困难。

今年56岁的林先生家住长乐海边的古槐镇,他是一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30年前因腰臀部疼痛而得到确诊;15年前病情加重,发展到颈部,引起颈部活动受限,后又发展到了髋部,双侧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如今,林先生

需要拄拐才能行走,身体多处关节僵硬,平时连最简单的叠被子都很吃力,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完成。

林先生自己行动不便,还要照顾生病卧床多年、已经无法说话的母亲。当我们到他家时,他正在给母亲喂糖水,虽然

每一个转身动作都会疼痛,但他仍非常仔细、耐心。

拍片显示,林先生双侧骶髂关节已融合,整个脊柱都呈竹节样改变。医生建议,最好的办法是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第一期先做左侧髋置换手术,

待恢复一段时间后,再行右侧全髋置换手术。治疗可以减轻髋部疼痛,恢复走路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另据了解,因为长期病痛无法工作,林先生母子生活困难,生活来源主要靠亲戚接济和民政救助,目前是借住在亲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