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闽味
3上一版  下一版4
 
苍凉古道“三十六湾”等君来
五百年进士牌坊 柱子腐蚀盼修复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下一期4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8年10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苍凉古道“三十六湾”等君来
位于福州狮子峰西侧的长仑岭,已有千年历史,当初历经十载铺石而成;地势险要,曾是兵家必争之地,至今保存完善
古道弯弯曲曲盘踞在长仑岭上
古道石阶历经十年才铺成

N海都记者 陈海容/文 马俊杰/图 实习生 郑龙昊

海都讯 在浙江奉化溪口镇,有一条“三十六湾古道”,远近闻名。而在福州狮子峰西侧的长仑岭,也有一条同名的古道,却鲜为人知,日渐荒凉。这条古道十年铺石而就,历经千年沧桑,弯弯曲曲地盘踞在长仑岭上,曾是福州的“重要咽喉”,兵家必争之地,至今保存十分完善。

昨日,海都记者探访了这条人迹罕至的古驿道。

山岭陡峭,古人巧设“三十六弯”降坡度

昨日上午,海都记者来到鼓山镇园中村,从圣泉寺右侧一条石子路往上约500米处,便到达大坡里口的千年古庙——北庙。这座北庙是古道“三十六湾”的起始点,庙宇仅十几平方米大,墙体由大石块堆砌而成,在几棵大榕树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宁静。

据当地村民介绍,北庙始建于唐末,庙内供奉的是将军王绪。

“听父辈们说,古时候北庙很大,香火非常旺盛。”

园中村五旬村民沈女士告诉记者,此前,来古道踏青的福州人都会到这个庙烧几炷香,之后不知为何北庙倒塌,只剩下墙基。上世纪90年代末,附近村民捐资重新修建,保住了这座千年古庙。

在北庙往里约百米开外,便是古道“三十六湾”。古道常年无人行走,入口已长满一米多高的杂草,十分隐蔽。在热心村民沈女士的带领下,记者一行“披荆斩棘”,往长仑岭山顶走去。

长仑岭十分陡峭,但走在古道上却不觉得陡,显然古人设计了三十六个弯,有效地降低了山坡斜度。古道顺着山势蜿蜒迂回,全长3公里,共有1376级石阶,两侧树木郁郁葱葱,经过三十六个弯才能到达山顶的佛亭角。

记者注意到,每一级石阶有一米多宽,都是由大小不一的石头铺成的。历经了千年沧桑,石阶上早已爬满青苔。“这里原先是一条土路,南朝至唐宋期间,供商贾、行人通行。于宋熙宁二年(1069年)铺上条石,历经十年才完工。”沈女士告诉记者,听村中年老的长辈们说,这条古道铺成后,成了商人、学者往返京城的重要通道。

直至明末,作为闽江岛屿的前屿、竹屿和远洋等一带陆地化,人们又分别开辟了鼓岭、大北岭和泉头古道,这才使古驿道渐渐荒凉,不复当年繁华。上世纪90年代,住在鼓岭的村民还挑着农作物从古道而下,去往山脚的集市上售卖。

古道旁深藏“榴花洞”蔡襄游后曾留诗一首

越往山顶,古道便越窄,也越难攀登。沈女士告诉记者,这里曾是福州的“重要咽喉”,因地势险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是兵家必争之地。据资料记载,公元876年,黄巢起义军先锋郝豹从三十六湾攻入福州,并屯兵在三十六湾口的东山村。西晋的“永嘉之乱”促使衣冠八姓入闽,一部分人流入晋安(今福州),进入的路线就是沿狮子峰西侧顺三十六湾古驿道而下。

在古道一侧的一块巨石下,便是榴花洞。宋代诗人蔡襄两度在福州任太守,他喜欢游山玩水,足迹遍布福州城里郊外,《榴花洞》便是蔡襄游览此洞后写下的。

《闽都别记》也记载了一个关于榴花洞的故事,说周启文与吴青娘这一对少男少女因为躲避黄巢起义军而住在洞中十几日,后终成眷属,年老又双双乘青鸾羽化成仙。“这个洞口本来很宽,可能是年代久远,山上的沙土流下来堵住了部分洞门。”沈女士告诉记者,如今,村中单身的年轻男女还会到这个洞里来上香,祈福早日寻得心爱之人。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