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影像
3上一版  下一版4
 
廊桥天书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8年11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廊桥天书
在寿宁县,修建廊桥的核心工匠“主墨”,图纸是床板,上有神秘数字和符号,藏着造廊桥技艺的秘密
郑多雄团队刚建造完成的济峰桥
郑多雄搬出的床板,上面的数字宛如“天书”,但藏着营造技艺的秘密
①郑多雄用笔在衔接拱梁的“牛头”上标注方位
②造桥师傅在圆木上凿出榫头和凹槽
③经过十多天的搭建,廊桥下部的木拱已经成形
造桥师傅将拱架构件榫卯相连

N海都记者 马俊杰 文/图 通讯员 李振

在寿宁县犀溪镇武溪村,寿泰溪穿流而过。溪流上,一座由传统技艺营造的木拱廊桥正在施工……指挥几位师傅干活的是建筑施工的核心工匠郑多雄,当地人把建桥的灵魂人物称为“主墨”。没有图纸,没有模型,他靠什么建起这样一个庞然大物?郑多雄有他的秘密——“廊桥天书”,这是片床板,上面满是字迹,旁人难以解读。

父子三人皆“主墨”

寿宁被誉为“世界贯木拱廊桥之乡”,这与寿宁山多林密,古时又处闽浙交通咽喉密不可分。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乡村有兴建木拱廊桥的意愿,通过传统技艺建造的木拱廊桥既能提升村容村貌,又能成为乡民寄托美好愿望之所。武溪村的廊桥是寿宁县目前最新的一座在建廊桥。

记者来到建桥的工地时,寿泰溪岸边空地上有成堆的杉圆木,它们去皮之后两端被凿出各型榫头和凹槽,还有一些方木上面已经开好了卯眼。两岸数米高的石砌桥台已完工,木拱廊桥将在此横跨溪流。在水中矗立的钢架上,数位造桥师傅在主墨郑多雄的指挥下协力搭建木拱廊桥的第一根拱梁。

中午时分,造桥师傅们回到住处吃午饭,郑多雄终于能歇上一会。他向记者介绍,其父郑惠福以前也是造桥的主墨,后来将技艺传给了自己的兄长郑多金,他自己从2001年起跟随兄长郑多金参与木拱廊桥的修建,数年间他与兄长郑多金一起重建了好几座木拱廊桥,并数次主持建造或参与监理闽浙两省多地的木拱廊桥。现在,他已是木拱廊桥营造技艺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天书”是每根木料的数据

今年8月中旬,郑多雄的团队开始了武溪村廊桥的建造,距此不远的前几月刚竣工的济峰桥,就是他们团队以同样的传统技艺建造的。说着,他转身进入房间搬出两片床板,远看,床板上似乎满是污渍,近看,那污渍其实是用墨汁写成的中文数字,它们七八个一群、五六个一簇地分布在床板上。

郑多雄说:“这就是我的施工图纸,随着廊桥边建边‘绘制’,直到廊桥竣工前夕这张图纸才‘绘制’完成。这两片床板就是此前建造济峰桥时所用的一部分图纸。”记者看到,这图纸与现代施工图纸完全不同,上面没有几何线条、通用符号、标记标识,只是在床板各处写下数字和极少的方位注释,宛如天书一般。

郑多雄解释,建桥所用的木料都不是标准件,长短、粗细、曲直、密度乃至重心都各有不同,床板上的数字就是每根木料的数据。从加工到“绘制”再到搭建,让每一根都因材施用,放在最适合它的位置上。

触摸到天书般的两块床板,记者仿佛穿越时空,体会到了几百年来无数主墨师傅的技艺传承:点墨绘草图,建造心中桥……也许这正是用传统技法建造廊桥的神奇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