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肖颖/文 王浩志/图
正在举办的第七届福建艺术节上,话剧《松绑》尤为引人注目。它讲述的是上世纪80年代初福建55名厂长联名上书省领导,请求给企业松绑的一段故事。这部省话剧院创作演出的力作,作为艺术节的开场大戏,好评如潮。《松绑》的演员,大都由80、90后的剧院新生代担纲。将改革开放初期的历史风云在舞台上展现,对这些未经历过那个年代的演员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近日,海都记者来到排练场,记录这群年轻人对话剧艺术的坚守和努力。
陈赫教我演段子
“调子再压一点!节奏跟上!跟上!”正式演出前,《松绑》剧组一直不断地进行排练,导演杨昕巍对每一个细节都十分重视,往往半天排下来,多数演员都感到筋疲力尽。今天的排练对刘昊来说有点不一样,因为现场多了一个小粉丝,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着他。他4岁的小女儿慢慢,因为拉肚子,和大人撒了娇,没有去幼儿园而是跟在了排练现场。刘昊的爱人小刘,也是话剧院的演员,在这部剧中也担任了角色。
刘昊是《松绑》的男主角。这个从未演过主角的80后,此次要独挑大梁,饰演为企业改革上书谏言的厂长。一万多字的台词、风格迥异的角色、开幕式演出的压力,让这位“不算年轻的新演员”,心头沉甸甸的。
“2003年我从部队复员,来到省话剧院当实习生。”刘昊告诉记者,他是江苏人,在部队是名文艺兵。2006年底,刘昊成为话剧院的正式演员。说起入编考核时,刘昊还经历了一段趣事。“我不是科班出身,考试时不知道要怎么准备,当时的话剧院院长胡晓玲就让她的儿子陈赫来辅导我。”刘昊说,陈赫那时也还小,教了他一个“挑担子过独木桥”的片段,让他记忆深刻。
留在话剧院后,他不仅全身心地追求自己喜爱的戏剧,还收获了爱情,她也是话剧院的演员。如今夫妻俩已有两个孩子。
入行以来背过的最多台词
此次在《松绑》中担任主角,是刘昊15年话剧生涯的一次转折,在这之前,大家叫他“刘顶顶”,一年里替人顶过八部剧,饰演的角色也多是插科打诨的小人物。“《松绑》选角时,我诚恳地请求导演给我一次机会,证明一下自己。”刘昊说,导演杨昕巍为他的真诚所打动,让他试了戏,但同时将剧院里形象不错的男演员都试了一遍,几经周折,最后定下了他,作为男主角。
“这个角色的台词,是我从业以来背得最多的,有一万多字。”刘昊说,面对压力,他选择放空自己,将注意力只集中到记词、记调子上。
“当然也会有忘词的时候,这在舞台上是个小事故。”刘昊说,但一个好的话剧演员,能够不着痕迹地把这个小事故转圜回去,观众基本是看不出来的,这样的快速反应,靠的就是在舞台的打磨。
《松绑》8月份小范围地试演过,包括这次在艺术节的正式演出,台下都有位老人时时关注着刘昊的表演,并认真做着笔记。82岁的李又子是话剧院的退休老演员,一位老艺术家。“每次演出后,李又子老师都会认认真真地指导我,不仅对我,对其他演员他都进行指导,这让我们年轻演员很感动。”刘昊说,传帮带是话剧院的老传统。
用一辈子去倾注 让话剧焕发生命力
现在,话剧院活跃在一线的“主力军”基本都是80后90后的演员,有30个左右。
然而,年轻演员的流失,也是挺严重的。“大家都去北上广漂了。”为了各自的追求,离开了话剧的舞台。镁光灯暗下时,刘昊也曾有过一些落寞。留下的演员,有些会在外面兼职。导演杨昕巍说“大家都要吃饭嘛!我不阻拦”。在《松绑》里饰演一车间主任的演员夏奇,他的另一个身份可能更为大众所熟知,那就是移动频道的主持人,大家常常在公交上能看到他,却不知道他原来是如假包换的话剧演员。“排戏的时候我就会回来,因为我本身是演员。”夏奇说。
有人走就会有人来,在《松绑》中还有很多演员,虽然是配角或群演,但他们依然认真排练。刚毕业的许世瑒就是其中一个,其他同学去北漂了、横漂了,或许将来一不小心就成了大明星。他就热爱话剧,他就喜欢舞台,所以来到了话剧院实习。
这样的小年轻,让刘昊很感慨,“喜欢戏剧不是一句话,而是用一辈子去浇灌和倾注,让这门艺术焕发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