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肖颖
海都讯 平板电脑扫一扫,文物在眼前“活”起来,可以360度无死角观赏,还配有同声解说。戴上VR眼镜,各类主题的文物展览就在眼前。记者获悉,福建博物院将展厅三楼一处约1100平方米的场所改建为“智慧小苑”,以加强VR/AR体验资料阅读、文化交流、文创展示、社教活动等智慧服务功能。该场馆目前在调试阶段,后期将对市民免费开放。
数字技术让文物“活”起来
昨日,记者来到位于省博展厅三楼的“智慧小苑”。这处占地约1100平方米的场所包含室内、室外两个部分。数字博物馆VR、AR体验区占据了室内200平方米的空间,体验区设有一面大屏幕触摸屏,上面滚动播放各类文物照片,屏幕两边各设有VR、AR体验台。
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该体验区应用VR虚拟现实技术、AR增强现实技术、MR混合现实技术等前沿科技,设计开发观众感兴趣的VR、AR、MR应用产品。
“戴上VR眼镜,一些你想看但是已经撤展的展览同样能看到。”工作人员说,“平时在展厅里观赏文物总有些角度看不见,利用AR技术用平板电脑扫一扫,就能够360度全方位观赏喜欢的文物。”
据了解,数字技术体验重点推出“闽台五缘史观”“闽台自然资源对比”“绿叶对根的情意”“寿山石回故乡”4个VR专题和“古代厅”“工艺厅”“戏曲厅”“华侨厅”等AR专题。
社教中心让青少年“玩中学”
智慧小苑设有文博资料馆、社会教育活动中心。立体灵动的设计,使得这块区域更具现代感:层层书架和座位相连,书架上陈列有各类与文博相关的资料,座位上摆放有“齐白石画作”的文创抱枕。
记者了解到,文博资料馆既有田野考古、水下考古、书画艺术、文物修复等专业学科资料,又加强可读性和趣味性,还将同国内外知名博物馆交换一批珍贵图书资料。这里还将成为陈列展览的延伸和补充,观众可获取更多与展品相关的时代背景、演变轨迹、文化内涵、人文故事等知识和信息,从而加深对展览的理解。
社会教育活动中心的主要功能是,针对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观众,采用寓教于乐、互动参与的方式,“玩中学,乐中享”,为观众特别是青少年打造一个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素养的教育场所,让此成为博物馆展览及展品延伸教育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