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夏雨晴/文 马俊杰/图 通讯员 宁宇
海都讯 前日上午,福建省立医院公寓门前,85岁的傅能秀老人,提着长汀老家的特产,颤抖着叩响了98岁的名医王东曦的家门。王东曦是福建耳鼻喉科创始人,也是傅能秀42年没见的救命恩人。
42年前,王东曦带领医疗队,上山下乡来到龙岩市长汀县。被当地医院判定为“喉癌”的傅能秀,在王东曦的治疗下痊愈。后来,两人保持通信,但因地址变更等原因,又中断了联系,可傅能秀一直把王东曦医生的救命之恩挂在心里。不久前,傅能秀的儿子在网上搜到海都报对王东曦医生的专访,通过海都报的牵线,圆了傅能秀的梦。
顶梁柱得“喉癌”全家人不知所措
“我们的头发都白了,但如果在路上遇见,我还是能够一眼认出你!”前日上午10点许,傅能秀握住王东曦医生的手,久久不肯松开。自从得到了恩人的消息,85岁的傅能秀顾不上4个小时车程的颠簸,催着儿子带他到福州。
“我们打小就听着王东曦医生的名字长大,父亲总是提起他。”傅能秀的儿子傅靖淞说,这次见面,圆了父亲半辈子的念想。
1976年,时任省立医院耳鼻喉科主任的王东曦,带着医疗队上山下乡,在长汀呆了3个月。傅能秀的家在长汀县河田镇伯湖村,当时,正值壮年的他,被当地县医院怀疑患有“喉癌”。
“听到这个消息后,全家人不知所措,我是家里的顶梁柱,于是跑去向王医生求助。王医生仔细诊断后,安抚我不要紧张,应该只是良性的肿物,开了些药给我吃,还反复关注我的病情变化。”傅能秀记得当年的一点一滴,“药吃了一段时间后,病就好了,现在我健康地活到了85岁!”
傅能秀说,从那以后,他一直视王东曦医生为救命恩人,而医术高又热心肠的王医生,当年在长汀救了很多人的命,“现在还有不少村民常常提起王医生”。
救死扶伤村民都记得“王医生”
因年事已高,加上前些年中过风,98岁的王东曦医生,对早年的事,本已忘了不少,但傅能秀的到来,打开了他的记忆之门。俩人在闲聊之中,不少四十多年前的温暖故事,又重新想了起来。
傅能秀说,村里有个产妇,孩子生了一天一夜未果,村民半夜打电话到县城向王医生求助,“王医生带着医疗队,连夜走了二十多公里的路,为产妇接生,最终母子平安。”“那时候,这样的抢救太多了!”王东曦说。
医疗队离开长汀的那一天,傅能秀的一个亲戚喉咙里长了息肉。为此,王东曦特意多留了三天,帮其做手术。考虑到病人家里穷,他还帮忙跑腿办手续,最终减免了病人所有的医疗费。
村里有位大学生,毕业后一直找不到媳妇。一次偶然聊天时,傅能秀得知小伙子喉咙总有很浓的异味,便建议小伙到福州去找王东曦医生。小伙治好了,王东曦还捎回一封信:“以后都可以让病人来找我,我一定尽力帮忙!”而傅能秀的侄子,本是村里的赤脚医生,在王东曦医生的介绍下,在福州学习了一年,考了医师资格证,之后回村给村民看病。
“你不仅救了我们,还改变了我们的人生。”傅能秀再次握住王东曦的手。
当年寄来的种子 村民还在种
据了解,40多年前,王东曦医生回到福州后,也一直关心着老乡们。他在福州看到农场用的拖拉机后,不辞辛苦,为傅能秀所在的农场也引进了一台。而他出差南京发现当地西瓜种特别好,还特意把种子装在信封里,寄给傅能秀。
“他一直在帮我们脱贫致富。”傅能秀说,现在,村里种的西瓜还是沿用当年王医生寄来的种子。
两人保持了挺长一段时间的通信,后来,地址变化,又没有电话,两人断了联系。傅能秀曾托人到省立医院寻王东曦医生,但王医生已经退休。就这样,傅能秀每每念叨起王东曦,都带着很大的遗憾。
不久前,傅能秀又提起了王东曦,儿子傅靖淞上网搜索,找到了海都报的相关报道(2017年1月12日A06版《战胜脑梗97岁名医日行3000步》)。傅靖淞随即拨打了海都热线95060,在海都记者的帮助下,找到了王东曦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