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肖颖/文 黄孔瑜/图
海都讯 12月2日,2018福建省工艺美术“百花奖”评选结果揭晓。本届大赛以“闽艺天工·巨星云集”为主题,围绕玉石雕、木雕、漆艺、德化陶瓷、建阳建盏、惠安石雕、综合工艺等品类进行评选。申报作品共1300多件(套),入围作品505件(套),最终评出金奖50件(套)、银奖69件(套)、铜奖86件(套)及优秀奖108件(套)。
海都记者了解到,此次评选,80后工艺美术师大放异彩,他们在承袭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融入了年轻人的独特想法和元素,参评作品展览时,他们的作品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女建盏师带来“心头之宝”
来自建阳水吉的建盏工艺师余燕,是名80后。此次,她带来了自己的心头之宝“双面佳人盏”,第一次参赛就获得了银奖。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余燕参评的作品是2014年烧制成功的,总共就4盏。余燕说,她从小耳濡目染,对建盏烧制过程中的千变万化非常痴迷。她烧制建盏遵循古法,仅在还原手法上加入了自己的想法。“整个建阳只有三四位女建盏师,我将致力于推广建盏的文化”。
福州小伙坚持做漆器十几年
脱胎漆器非遗传承人、福州小伙子林贤洲的作品《雪景》获得了银奖。这幅漆画作品利用蛋壳与漆粉、堆漆的结合,来表现树与茅屋不同效果,运用透明漆独有的特点体现出明暗关系,层次分明地表现出干净的蓝天和白雪铺盖的茅屋,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1984年出生的林贤洲告诉记者,他接触漆艺有十几年了,“做漆器给人的感觉又脏又累,所以很多人都不想做。尤其现在的年轻人,一毕业就要考虑赚钱养活自己,而这个行业重在坚持,靠的是时间的累积,它赚钱比较慢。”林贤洲说,他将力所能及地去做一些改变。
年轻雕刻师:喜欢就是动力
今年30岁的朱国钦,年龄不大,作品却体现出一种“禅意”,参赛作品玉雕《禅林》获得了铜奖。“我2004年接触寿山石雕刻,2012年底遇见了我的老师,这才认真地开始系统学习玉石雕刻和设计。”朱国钦说。
“以罗汉尊者禅修为主线,置身于仙山圣林之中,与花鸟动物和谐共处,这就是《禅林》的创作思路。”朱国钦说,学艺之路枯燥而艰苦,但“喜欢就是最大的动力”。
资深工艺美术爱好者黄先生说,这次的展览让他觉得“耳目一新”:“八零后普遍文化水平更高,他们的作品与传统的老师傅不同,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例如作品《孙悟空》,一些雕刻作品呈现出‘动漫’形象,这是以往没有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