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夏雨晴 通讯员 李阳平
海都讯 宁德61岁的老王,平日里身体不错,可近来总觉得肚子胀痛,到医院查出拳头大小的胃结石。
医生说,这是空腹吃柿子造成的。大“柿石”让老王遭了大罪,不仅磨出一大片胃溃疡,还被切除70%的胃。消石过程中,结石还裂成两小块掉进小肠,引起肠梗阻。
结石引起肠梗阻,还切了大半个胃
海都记者了解到,一个多月前,老王肚子又胀又痛,经常恶心呕吐,人也消瘦不少,11月中旬到宁德当地医院查出胃里长着一个拳头大的结石。
老王在当地医院接受“可乐疗法”——用可乐一点点“溶解”胃结石,让它变小,然后排出体外。一个多星期后,结石确实一点点变小了,但老王突然又开始吃什么吐什么。医生再次检查,发现结石在消减的过程中裂成小块,滚进小肠形成了肠梗阻。
老王被送到福建省三人民医院,普外科医生通过“回肠切开取石术”,取出了两个乒乓球大小的胃结石。
此外,由于结石不断摩擦胃壁形成大片溃疡,老王还被切除了70%的胃。
柿子会和胃酸反应,最好饭后吃
事后,医生了解病因。老王说,他特别喜欢吃柿子,甚至饿的时候当饭吃,一年多前放开肚子吃过一段时间,但也没有什么不适。
医生解释说,因为柿子中含有大量的柿胶酚和红鞣质,如果空腹吃进大量柿子,这两种物质就会在胃酸的作用下凝结成硬块,形成“柿石”,如果柿子和酸性物质一起吃也会这样。“柿石”一开始都没什么症状,但长此以往,会越长越大,引起胃痛、恶心、呕吐等。
医生提醒,柿子最好在饭后吃,胃酸已与食物结合,不容易出现“柿石”。没有成熟的柿子以及柿子皮中柿胶酚和红鞣质更多,所以不要食用。消化不好的老人,也不要吃太多柿子。如果发现胃结石,一定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