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闽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慎行”一生 患者最好找的“神医”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8年12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慎行”一生 患者最好找的“神医”
他是福建省神经内科泰斗,却是患者口中耳根子最软的专家;半天的门诊,看到凌晨两点;患者一句请求,他翻山越岭上门瞧病;今年10月,他因癌去世,数千人为他送行
慕容慎行教授生前在为病人做检查
今年医师节前一天,慕容教授病中还在准备寄语

N海都记者 夏雨晴/文 肖春道/图

感动理由

祖父行医救人,他心生向往。从此,这世间便多了一名好医生。

他叫慕容慎行,福建省神经内科学创始人之一,曾是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福建省神经病学研究所所长,带领我省神经内科在部分领域全国领先。求诊的患者,扛着睡袋在医院走廊里通宵排号,但患者却说,他是最好找的“神医”。

早上半天的门诊,他看到凌晨两点。患者一句话,他便通宵翻山越岭,来到偏僻的山村。行医63年,不会用电脑的他用手写下数万卷病例,仔细收在书房里,以备有一天有患者需要。对他来说,一句“那个名字四个字的医生,救了我的命”,就是对他最好的感谢。

2018年10月16日,慕容慎行因胆管细胞癌医治无效,在福州与世长辞,享年84岁。有网友送上挽联:“世间再无慕容,我辈仍需慎行。”在省卫健委和福建医科大学的号召下,那些为病人操碎了心的故事,正在被越来越多人知道……

行医六十多年 存了几万卷手写病例

这是一次不太“顺利”的采访,每一段述说,总被没忍住的哭泣打断。

“老爷子都走了两个月了,常常一恍神,好像又看到他穿着白大褂、背着手,摇摇晃晃查房的样子……”附一医院神经内科三区的病房里,护士长林志萍泪流满面。距离慕容教授去世已经两个月了,但大伙还是习惯不了,这个把自己“困”在医院里的老爷子。

慕容慎行1934年出生在福州,他的祖父是当时有名的老中医,慕容慎行就是听着祖父行医救人的故事长大的。“念完初中时,他就和父亲说,他想当一名医生。”他的妹妹章金英说道。当时父亲就对慕容慎行说了一句话:“做医生责任很大,你必须要像我给你取的名字一样,一丝一毫都不能马虎。”

这句话,之后便成为慕容慎行一生行医的准则。

自从慕容慎行考上医学院后,章金英就很少见到哥哥的面,周末回家他也是匆匆吃过饭,便赶回学校啃医书。不仅是妹妹,即使与他常年同住的妻儿也是如此。“他和同事待在一起的时间远多过和家人的。”在小儿子慕容荃的脑海里,浮现的总是父亲在书桌前整理病例的背影。每天晚上,全家都睡了,父亲仍然在书房做研究;第二天早晨一睁开眼,他已经在那个老位置“开工”了。

如今的书房里,依旧堆满了各种医学的书籍。在整理慕容慎行的遗物时,家人在书房里发现了好多个塑料袋,里面都是一卷卷的纸条,可能有几万卷。每一卷纸条,就是一个病人的详细病例和他的处方。

门诊看到凌晨两点 学生跟到“三班倒”

如今附一医院神经内科学术带头人王柠教授,整整跟了慕容慎行32年。“我们有句玩笑话,神经科的医生都是‘神医’。可是老师他真的是神医。有的时候老师开的药和我们差不多,但是疗效就是好得多。”这是因为在患者心中,慕容慎行这四个字,就是最好的安慰剂。

每逢周三深夜,上夜班的医生们常常可以看到,医院整栋门诊大楼,唯独神经内科诊室灯火通明。那便是慕容慎行在看门诊。

作为我省最负盛名的神经内科专家之一,求诊者踏破门槛。王柠说,以前没有电脑预约,患者为了排上老师的号,都是扛着睡袋,提前一天晚上就在门口打地铺排队。上年纪之后,医院考虑到慕容慎行的健康,对其专家门诊限量挂号。但求医心切又挂不上号的患者太多,慕容慎行心肠软,每次门诊都加号。

慕容慎行从来不让自己犯经验主义错误,每个病人,他都要花上半个小时细致地检查问诊。他这一辈子,几乎没有误诊过。担心患者等太久,他还自掏腰包给他们买包子垫肚子。

“自己从早上看到凌晨一两点,都是午饭和晚饭一起吃。我们都跟过慕容教授,吃不消。最后我们学生只能‘三班倒’,但慕容主任就一直在那。一关系到病人,他就是铁打的。”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陈万金说道。

全省各地翻山越岭,“追”患者看病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神医”,却是患者眼中最好找的专家。

林志萍护士长说,很多病人门诊排不上慕容慎行的号,就都到病房里来堵。有时她会偷偷帮慕容教授拦下来一些病人。但慕容教授知道后,严肃地批评了她:“病人来找我,都是大事,怎么可以拒绝?”

2014年11月,慕容慎行因为过度疲劳,在家中不慎跌倒,导致脑外伤和硬膜下血肿。为了把床位腾出来给需要的病人,他自己提前出院。康复期间,慕容慎行每天都会到楼下的篮球场健走康复,有患者打听到这一“规律”后,便前往“偶遇”求诊,慕容慎行也都是来者不拒。求诊病人逐渐增多,这段时间甚至成了他的“特殊门诊”。

很多时候,甚至是他“追着”患者。每次病人拿完药,他都要病人复述一遍怎么吃才放心。

不少神经科患者,腿脚都不方便,甚至在省内一些偏僻地区。听说了这样的病人,慕容慎行经常晚上下班后,带着学生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出诊。“全省各地到处走,有些地方甚至要翻山越岭,经常半夜才到。”

正是这样走过福建的山山水水,诊断过各式各样的病例,他对神经遗传学的研究调查极其深入和细致,最终带领附一医院甚至整个福建,在该领域的研究全国领先。

生命的最后一百天,“看病”是最让他精神的事

就是这样一个永远精力旺盛的超人,却在2018年7月8日倒下了。

那天,慕容慎行对学生说,他需要坐轮椅。“他是个连学生送他回家都从来不肯的人,他似乎知道自己这次生了大病。”王柠清晰地记得,他亲自将老师抱上CT检查台。很快,他被诊断出胆管细胞癌晚期。王柠说,其实去年9月,老师就出现了一些症状,但他一直在忙,没去做详细检查。

从诊断出癌症到10月16日辞世,正好100天。

癌细胞逐渐夺走慕容慎行的意识,他模糊到连一些亲属都无法辨别。为了让他精神抖擞起来,学生们一直在“装病”,让慕容教授诊病、上课。“只要说到医学的东西,他就来劲。”慕容荃说道。

慕容慎行去世的当天,附一医院发了悼文,数千人留言吊唁。追思告别会的当天,灵堂里满是自发前来的患者、学生。

妻子林惠贞说,今年福州的桂花,比往年晚开了一个月。老伴走的时候,家中的两棵桂花树,香味正浓。这是他最喜欢的花,好像提前知道了什么似的,在用香味为他送行……

世界上没有什么职业能比消除他人病痛更加神圣、更加崇高,没有一种职业能比守护他人健康和生命更加博大、更加伟大。在我默默坚守并为之奉献了一生的医疗事业里,我收获了无数真诚的感激。今生,我选择了神圣的医疗事业,无怨无悔。”

——慕容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