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专题
3上一版  下一版4
 
培树优良家风 涵养民风社风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下一期4 版面导航
2018年12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培树优良家风 涵养民风社风

刘文婷为公益诉讼提前准备材料
汤毓贤正在进行文化研究
黄传贤一家人

N海都记者 唐明亮

海都讯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风好,民风就好;家庭文明和谐,社会就文明进步。近年来,福建省妇联、省委文明办联合开展寻找“最美家庭”、创建“五好家庭”活动,为的就是让越来越多的家庭都来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以好的家风支撑起好的社会风气。

近日,海都记者采访了3户家庭,他们分别是执法为民的刘文婷家庭;从一名普通工人蜕变为文史学家的汤毓贤家庭;醉心于乡土文化,推动家乡文化建设的黄传贤家庭。

刘文婷:做一个有温度的执法者

有这么一群人,她们舍弃了时尚的装扮,坚守在执法第一线上。她们开庭审案千里执行,执法为民英勇无畏,实事求是不畏强权,为民服务调解纠纷……她们就是女司法人,而刘文婷便是其中一员。

刘文婷现工作于三明市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处。回想起自己办过的案子,刘文婷仍记忆犹新。曾经有一起劳动争议案件,申诉人是三明某国企一对年逾七旬的临时工夫妇,因为企业不认可与他们存在劳务关系,所以他们就将企业告上法庭,但一审二审的结果都败诉了,于是申诉人就将最后的希望寄托到地方检察院。刘文婷认真研究申诉人的情况后发现,申诉人的情况符合国家司法救助的条件,于是她帮助申诉人搜集了相关材料,为申诉人向有关部门申请到五万元的司法救助,还专门到申诉人所在街道反映申诉人生活困难的情况,希望街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申诉人相应的生活帮助。得到这样的结果,申诉人老两口感激涕零,老人说看着刘文婷为他们忙上忙下,简直比亲闺女还要用心。

刘文婷说,每遇到一个当事人,她都会把其当作自己的亲人,认真研究案例里的每一个细节证据,尽力寻找一个可以让当事人得到最好结果的途径,做一个有温度的执法者。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2013年首届“全国检察机关民事行政检察优秀法律文书”评选活动中,刘文婷完成的一篇抗诉书,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法律文书。

从事检察工作21年来,刘文婷先后荣获“三明市检察机关先进工作者”“省检察机关行装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去年11月,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全国检察机关公益诉讼试点工作个人二等功”。

刘文婷事业上的成功离不开家人的倾力支持。刘文婷与丈夫罗旌胜于2000年组建家庭,经历了十八年的风雨考验,夫妻俩相濡以沫,互谅互让,尊敬老人,抚育孩子,其乐融融。夫妇俩婚后与公婆同住,在这个大家庭中,她尊老爱幼,与家人和睦相处,被邻居夸赞是“最和谐家庭”。受父母的影响,孩子学习成绩优秀,文体特长突出,中考成绩名列永安市前十名,还取得中央音乐学院校外钢琴九级证书及竹笛七级证书,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汤毓贤:初心不泯,奉献不止

汤毓贤是中国博物馆学会、中国古陶瓷学会及福建省考古博物馆学会会员,漳州市云霄县博物馆馆长。他出身书香门第,有着深厚的家学渊源。受家庭的影响,他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从一名普通工人逐渐成长为有所建树的正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成为活跃于文化战线上的学术精英。

1979年,高中毕业后,他考入云霄县工艺美术厂当集体工人,从事传统烙画手工技能创作,作品还参展过广交会,成为出口工艺品。转制后,他被调补到县文化馆工作。为了给事业发展输入充足底蕴,他坚持自主学习,一手主抓美术培训,编写民间文学;一手主抓文物工作和史学研究,在苦乐参半的函授学习中,不断拓展学术研究水平和综合实践能力。他依靠自身坚持不懈地自学与锲而不舍地求知,相继荣膺省新长征突击手、省职工自学成才奖、省五一劳动奖章、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从普通工人逐步成长为全省文博界首位县级正高级专家。

为了拓展闽台学术文化交流,他撰写大量涉台涉侨文化课题和推进两岸和平发展的政论文章,在配合举办8届海峡两岸开漳圣王文化节的同时,积极为营造“两岸一家亲”献计献策。多篇研究成果参加全国台联、中国河洛文化、中原根亲文化和闽南文化研讨会,广受嘉纳并获奖。

30多年来,他从断壁残垣和砖瓦木石中感受先人气息,在乡间僻野与海角天边把握文物脉络,为保护墓林山夏商遗址与公安干警上山制止采石,在仙人峰悬崖峭壁冒险摩制史前岩画,也曾为了研究南方太平天国课题辗转闽粤湘浙桂5省……这一切,只为忠实地守望文化遗产。谈及今后打算,汤毓贤说:“从工人到学人,是家乡父老的培养包容给予我发展机缘,是一名普通文物史学者的使命担当让我矢志不移。只要生命不息,我将初心不泯,奉献不止。”

妻子施丽云是云陵中心幼儿园园长。她善于指导启发全校少先队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校德育和少先队工作多次获得表彰,她本人也荣获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称号。她积极倡议传承国家级“非遗”潮剧,组建学校伊呀潮剧社团,在繁荣校园社团的同时,为县文艺活动增光添色。在家里,她充分尊重和理解丈夫守望文化遗产事业,同时为使女儿健康成长,夫妻俩以身作则,敬老尊长,和睦相处,为女儿汤诗洋创造良好的成长氛围。

目前,女儿汤诗洋就读集美大学诚毅学院体育与艺术系学前教育专业,任校社团管理部副主任,曾获集美大学第十七届学生舞蹈大赛一等奖、国赛第二名和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注册舞蹈教师资格,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一家三口积极乐观,互敬互爱,和睦相处,其乐融融。2013年9月,被授予首届福建省“书香之家”,2018年荣获全省五好家庭标兵荣誉称号。

黄传贤:做乡土文化的传播使者

做一件事容易,几十年坚持做一件事却是非常不易。有这样一位农民,几十年来醉心于乡土文化,义务办夜校、组剧团、写剧本、写方言快板,从红衣少年到白发先生,一路走来,无怨无悔。这个人,便是松溪县农民业余文学爱好者黄传贤。

上世纪60年代,黄传贤毕业后下放到青山大队。在那个几乎没有文化生活的年代里,他义务创办夜校,搞文艺宣传,写战地报,并利用晚上的时间为群众教授知识,为当地播撒下文化的种子。

2003年,为了扩大乡里的戏曲文化的影响力,黄传贤自发组织当地三个农民越剧团,成立南平市第一个民间戏曲协会——松溪县文联郑墩民间戏曲协会,黄传贤被大家推举为协会会长。

在任协会会长的日子里,黄传贤常利用空闲为剧团写剧本、编快板,创作了一篇篇受群众喜闻乐见的“方言快板”,被誉为县里的快板“专业户”。为了不让松溪花鼓灯戏失传,黄传贤常常加班加点查阅资料,为剧团排戏提供指导意见。在他的努力下,松溪花鼓灯戏被列入南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传贤的工作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几十年来,黄传贤和妻子伊启珠两人携手,风雨同舟,互敬互爱。在他们的教导下,儿子成为救死扶伤的医生,一家人和和美美,非常幸福。如今已年逾古稀的黄传贤,依然用农民特有的情怀默默地为传承乡土文化无私地奉献。他说,“我愿意为此付出一生,做一个乡土文化的传播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