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袁丽群 徐丰 肖颖 包华
海都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如何办好农村事,既让“口袋鼓”,又让“脑袋富”,本次省两会,不少委员将关注点投向乡村振兴,带来不少金点子。
经济:发展创意农业,让乡村富起来
充分利用福建独特的村居风貌,传统的风土人情,美丽的田园风光,厚重的农耕文明等文化资源,将文化内涵融入创意农业中
就如何解决农民就业问题,为农民创造更多的稳定增收机会,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委员们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民革福建省委集体提案中提出,创意农业作为创意产业与传统农业的有机融合,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程。建议加强支持基础性、公益性农业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设立创意休闲农业创新研发基金,重点扶持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科研课题,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建立符合创意农业发展需要的综合性农业科技研发与服务推广体系。
提案还提出政府给予创意农业政策、市场、资金、人才等多方面的支持,为创意农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后盾。同时,在创意农业的生产过程中加大文化投入,充分利用福建独特的村居风貌,传统的风土人情,美丽的田园风光,厚重的农耕文明等文化资源,将文化内涵融入创意农业中,提高创意农业产品的附加值。在乡村原有农业资源上,充分挖掘其地方文化特色、产品特色、产业特色等,融合影视、餐饮、旅游、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塑造一系列本地农业品牌,打造一系列地方特色农业产业带。
教育:用活“互联网+”,让乡村教育强起来
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方式,让乡村学校分享优质优秀教师网络教育课程等资源,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乡村振兴重在教育,如何补足农村教育资源的短板,“互联网+”新形式,为政协委员们献策提供了新的思路。
林全金委员提出,通过打造城乡教育联盟共同体,推进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支教帮扶机制,促进骨干教师和优秀校长向乡村学校流动,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方式,给乡村小学配备教学互联网设备,让乡村学校分享优质优秀教师网络教育课程等资源,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同时可以整合乡村教育发展资源,一个人兼多职,同步提高待遇,也提高乡村服务队伍的综合能力。”林全金说,乡村教育之所以资源不足,其中一个问题就是教育、科技人员不够。他提出建议,乡村医疗服务人员可以兼任乡村学校的校医,科技人员可以兼任乡村学校的科技辅导员,学校音乐、体育老师可以兼任村文化干部等。发挥乡村学校家长委员会、家庭教育互助组织、关爱留守儿童的志愿者组织、新乡贤担任校外辅导员等在乡村教育中的作用。
人才:健全激励机制,把人才引进来
要健全激励机制,鼓励乡土人才回乡投资创业;鼓励学农的大学生和农业科技人员到乡村创业创新,为现代农业发展带来动力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短板和核心,如何做好农村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工作,是推动乡村振兴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委员关注到,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中,面临着人才制约的“瓶颈”,主要表现在人才引不进、人才找不到、人才安不下。
黄月珍委员提出,从上级把人才“放下来”。由村级根据本地的发展实际,提出急需人才“清单”,各级党委、政府做好顶层设计,因村制宜,统筹安排具备相应能力的人才到村挂职或任职。同时,要从外部把人才“请进来”。鼓励学农的大学生和农业科技人员到乡村创业创新,当新型职业农民,到农村合作社、农业企业任职兼职,为现代农业发展,为乡村发展带来动力。
此外,从内部把人才“稳下来”。健全激励机制,鼓励乡土人才回乡投资创业,建公司、建基地,带动群众就业。对于年纪轻、技术素质较高的乡土人才,要重点培养,符合条件的及时吸收加入党组织,选拔充实到村级干部队伍中。最后还要从源头把人才“育起来”。加快发展农村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和新兴职业农民培育力度,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育行动,实施鼓励现代青年农场主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