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为民办好实事 解群众所急所盼
打造“健康福建”让群众收获幸福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9年1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造“健康福建”让群众收获幸福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扩大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提高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

N海都记者 徐丰 袁丽群 包华

海都讯 过去的一年,我省推进“三医联动”改革,开展县域紧密型医共体试点,连续三年获得全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考核第一名,医疗“创双高”全面实施,医疗改革成效明显。新的一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实施健康福建战略,扩大医疗卫生服务供给;加快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加强基层中医馆和名医名药名科名院建设,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等。这些切实的措施引发代表、委员们的热议和点赞。

省人大代表林善平:改进药占比监管,让患者看病不繁琐

目前,药品收入占比、耗材收入占比等系列指标被作为公立医院的监控管理抓手,遏制住了乱开药、开高价药的现象,对减轻百姓看病负担卓有成效。但有市民发现严控的同时,出现了一些增加患者看病交通成本,看病变繁琐等问题,尤其是慢性病患者。对此,省人大代表林善平做了相关调研,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为了控制药占比和次均费用,医院主要采取控制用药天数,设立每张处方最高限额,限制开药盒数等做法,我认为,这些做法如果不科学设置,很容易产生问题。”林善平说,这些问题体现在用药天数短,病患要多次往返医院开药,费时费力,比如原来一次开药可以解决的病,现在按比例支付药费只能开到部分的药,有的药不够吃一周,病人要来医院开多次药;此外,限定用药盒数不科学,有些药两盒可以用一个月,有些药只能用5~6天,限定药盒数应该结合更多具体的情况。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于药占比有考核指标,有出现过医院为了防止指标超标,一旦指标用完,就不给供药的情况,一些需要长期用药、甚至是不能断药(如糖尿病人)的慢性病病人就面临断药的困境。

林善平建议,医院应该运用最新的数据,制定合理的药品准入制度并定期调整药品目录;医院也要多开展合理用药的宣传活动,加强患者和药师的沟通,使患者更为正确地了解疾病和用药知识,减少对医师用药的干扰;发挥政策的指挥棒作用来切实缓解老百姓看病贵、看病流程繁琐,慢性病人供药难的问题,使监测管理更科学、更合理。

省政协委员郑道新:增加普通门诊救助,小病也不愁

改革药品采购机制,扩大群众医疗保障范围,关系到每一个群众的切身利益和身体健康。报告提出,将健全药品联合限价阳光采购机制,推动医用耗材联合采购,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把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药纳入医保。

大病医保有了更多保障,小病对于贫困人员来说也是一个难题。省政协委员郑道新提出,要增加普通门诊救助种类。“很多贫困人员平时生一些小病,达不到住院的标准,但也不在特殊门诊的救助范围内,这样就无法享受医疗救助待遇了。”郑道新表示,很多贫困人员在日常患有小病时也急需救助,建议对普通门诊的救助进行补充和改善,扩大补足种类,大幅度减轻贫困人员的医疗费用负担。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