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徐丰 袁丽群
海都讯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让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医,不仅是子女的义务,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如何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推进医养结合,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支持老龄老体协工作,持续推进城乡老年教育发展。
省人大代表释向愿:长期闲置古厝改建成养老院
眼下,一些建筑精美的古厝散落乡间,不为人重视的部分古厝长期空置、闲置,甚至形成垃圾围困、杂草丛生的“脏乱差”现象。如何既保护好这些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厝,又能合理将它们利用起来?省人大代表释向愿认为,要从开发难度和实用价值出发,古厝改建为养老院为最佳选择,既可以让部分古厝得到充分利用,又能为养老院的老人提供熟悉而自然的宜居环境。
释向愿等代表还提出了具体方案,首先,要做好改建后养老院的经营规划。一方面可以根据区域养老需求现状,选定一批可满足条件的古厝;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古厝特色,设定养老院的功能性主题。同时,政策引导资源整合也要走在前面。此外,在产权明晰、利益分配等问题上,要做好协调工作,同时加强相关产业的资源整合,为该项目落地创造利好条件。
省政协委员陈美琼:医疗+养老,成立医养中心
数据显示,随着我省人口老龄化呈加速发展态势,现有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500多万,占总人口的14.16%,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失能、半失能老人逐年增多。当前,多数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互相独立,养老院老人存在看病难的障碍。如何破解这一难题?省政协委员陈美琼提出,可以依托福建省老年医院设立省级医养中心,试点探索“零距离、微负担、个性化”医养结合服务新模式。
“可以将福建省老年医院分为医养服务中心区和医疗区,打造‘一院两区’新格局。”陈美琼说,可以根据老人身体情况,细化养老服务,形成疾病急性加重优先就诊安排入院,病情稳定转回医养中心的双向转诊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