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影像
3上一版  下一版4
 
古字画﹃医生﹄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9年1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字画﹃医生﹄

揭表
平铺
修裱工具
江宗雨、尚素芳夫妻同作裱
上墙后,用嘴对着画吹气,工艺非常考究
①用水打湿
②用毛巾吸干水
③拿出“手术”专用刀片修补

N海都记者 陈海容/文 毛朝青/图

海都讯 虫蛀的拓本、残破的山水图、发霉的名家书法,这些历经沧桑的古字古画,早已失去了昔日的风采。在福州仓山区马厂后街,有一家“松竹轩”装池工坊,店面虽小,却有不少知名画家、书法家慕名而来。50岁的江宗雨和妻子尚素芳有着二十多年的裱褙经验,是行业内颇有名气的古字画“医生”。他们不但能裱新旧字画,更能将残破霉烂的古字画恢复原貌,重焕光彩。

修复难度堪比“动手术”

初次踏进“松竹轩”,只见各面墙上挂满了还未装裱完的字画。工坊中间,一张大楠木桌占据了大半个店堂,桌面上摆放着排刷、棕刷、刀片、尺子等工具,江宗雨和妻子正埋头修复一本破旧的拓本。里屋墙上,还挂着一幅福建著名山水画家杨启舆赠送的题字:“裱艺精湛”。

“这本拓本,是唐代书法家李阳冰的‘篆书’,修复起来要近两个月才能完成。”记者注意到,江宗雨正在修复的拓本,不仅裱件脱落、破损严重,且每页都有不少虫洞。江宗雨小心翼翼取下一页平铺在木板上,用水打湿,拿出“手术”专用刀片,开始为拓本“动手术”。

江宗雨说,很多人都不知道,古字画看似薄薄的,其实有四层纸。说着,他用刀片将纸张分离开来,只留下最里面的一层,这道工序叫做“揭表”。随后,他取出一张纸,贴着破损的位置慢慢刮下一层,再用刀片将边缘修平,原先被虫蛀过的地方便补上了。

时近岁末,虽已过了古字画修复的黄金时节,但仍有不少市民拿着字画前来修补、装裱。“该店虽小,却在业内颇有名气。”市民林先生是莆田人,带着不少自己的作品特地前来装裱。他说,该店的每一道工序都是纯手工,不但装裱款式多样,用料也十分考究,深得业内人士的认可。

常为名家修裱一眼能辨真假

今年50岁的江宗雨是宁德周宁人。从小学起,他就对书画艺术有着偏执的热爱。1989年,高中一毕业,江宗雨背起行囊,开始四处拜师学艺,北京、上海、福州等地,都留下了他学艺的足迹。1992年,江宗雨在福州遇到了志同道合的爱人尚素芳。两人“谈情说爱”的也是各自对书画以及裱画技术的见解。1995年,夫妻俩经营起这家“松竹轩”装池工坊。

在距离工坊不到百米的一处老房子,一幅6米长、2米宽的山水画还未装裱完。江宗雨告诉记者,这是福州有名的山水画家李江航的作品。曾经,李江航一幅长55米的“巨画”,夫妻两人耗时3个月才装裱完成。

此外,记者注意到墙上还挂着王和平、朱以撒等名家之作。江宗雨说,不少名家会带着作品找他修补,而他也几乎每天都在研究字画,对不少名家的艺术风格、用笔习惯及个性等渐渐熟稔于心,必要时才能胸有成竹地下笔补墨补色。当然,对于市面上一些赝品,他也能一眼认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