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林养东 陈海容/文 马俊杰/图
候选人10 牛山岛守塔人
感动理由 在平潭东部海域,有一个面积仅0.27平方公里的牛山岛。岛上的灯塔是台湾海峡北部的主要助航标志之一,所有经过的船舶,都要依靠灯塔定位、导航和转向。
近40年来,守塔人远离陆地,远离人群,食物吃完了,只能在岛上挖野菜,还有常人难以想象的孤独和寂寞。因为特殊的环境,他们几乎都患上了风湿、胃病。
“以岛为家守灯塔,以苦为荣作贡献”,他们坚守,他们忍耐,为过往船舶“指路”,也守护台湾海峡的平安。
离最近乡镇6海里 岛上没树木
早上7点,守塔人再次观测海面的风浪后,给记者打来电话,“今日可以上岛”。海都记者从福州驱车约2小时,再从平潭澳前镇码头乘船,约50分钟后,终于看到牛山岛。
牛山岛距最近的澳前镇6海里。不过,因为潮水低,船长几经尝试,才找了一个好点的角度靠上岸。在船长的引导下,记者“跳”上了牛山岛。小岛地形险要,码头周围都是暗礁岩石,岛上不见一棵树木,在冬季,只剩下一些枯草。
记者上岛前,大风卷起的海浪让船身颠簸摇晃,整个人好像飘了起来,浪花打在身上,衣服都湿了,但在烈日下,很快又晒干了。“今天是难得的好天气,对我们守塔人来说,这样的风浪小菜一碟。”牛山灯塔主任念保卫说,第一次上岛的人,在船上就开始呕吐,一下船,就头晕目眩,只能躺着休息。
据了解,牛山岛因形似卧牛而得名,面积仅仅0.27平方公里,最高海拔70.5米。1873年,英国人在岛上修建灯塔。抗战时,曾被炸毁,后又熄灯40余年。直到1979年,灯塔重新发光。重建后的牛山灯塔,是台湾海峡北部的主要助航标志之一,所有经过的船舶,都要依靠灯塔定位、导航和转向。
冬冷夏高温 日复一日重复工作
重建之初,有7名守塔人轮番守护。随着设备的升级完善,现只需要4人轮班。他们分别是念保卫、念其雄、刘书康、俞建财,都是平潭当地人。近40年来,一拨又一拨守塔人的坚守,让这座灯塔从未“熄灭”。
中午,念其雄和刘书康拿着抹布养护太阳能光板,一擦一抹间,太阳能光板变得干干净净。随后,他们又去检查灯塔的蓄电池,养护的灯塔灯笼……这是守塔人的工作日常,看似简单,但保证灯塔的正常发光,对夜间过往的船舶来说,却至关重要。
“灯塔是夜行船舶的指路明灯,一看到灯塔,船员们就会知道到了哪里,通过灯塔,他们知道这里有岛礁,就不会开过来。”念保卫说,即便导航技术持续改进,但这座灯塔依然非常重要。
爬上24米高的灯塔,念保卫说,安装在该处的大型旋转灯器在夜间亮灯时,周围24海里范围内都可以看到,“内外都要保证干净,冬天爬在外面十分冰冷,夏季灯塔内温度又达到50℃。”
守塔之初 常挖野菜充饥
念保卫,51岁,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便开始守塔,是如今最老的守塔人。早期守塔人的艰辛和不易,他最清楚。岛上的一草一石,他也都有感情。
1990年,念保卫的第一个孩子出生时,他无法在家照顾,妻子还为此辞掉工作。“在岛上这么多年,家人没有埋怨,很支持我。”念保卫回忆,1982年,他刚来时,灯塔使用柴油机发电,需要两个人守着,保证灯塔不断电。最艰难的是遇到恶劣天气,无法按时交接班,有时一拖就是半个多月。“那时条件差,上岛一趟,食物带的不多,而风浪一大,船舶无法靠岸,食物从船上扔过来,如果没接到,就被冲到海里了。”念保卫回忆,遇到这种情况,只能一顿分两顿吃,吃光了食物,便只能找一找岛上的野菜充饥,而木柴烧光了,还要去海岸捡一些枯木晒干了当柴烧。
据了解,每年,牛山岛8级以上大风日为131天,最多达200天。现在,4个守塔人原定每半个月交接班一次,可遇到大风日时,交接便无法完成。有守塔人连续多个春节都在岛上度过。
为了应对突发的情况,守塔人每次上岛,只能多带些食物,常常吃不上新鲜蔬菜、肉类,甚至只能靠白米饭和酱油盐巴度日,他们都患上了胃病。而恶劣的天气,也让每一个人都落下了后遗症,常年在潮湿的天气里工作,几乎每个人都有风湿性关节炎。
寂寞枯燥 他们变得不善言辞
念保卫说,其实,吃不上新鲜食物和职业病等,都不算什么,守塔人需要面对的更大的难题是寂寞、单调、枯燥。
记者采访时发现,因为远离陆地和人群,每个守塔人都变得不善言辞。有人说,在岛上呆久了,人都会变成礁石。“虽然苦,但还是想再坚持下去。”念其雄已经坚守6年了,他说,自己是最年轻的,还想多做几年。
“这种孤独寂寞的生活,如果再给一次机会,还会这样选择吗?”面对记者的问题,念保卫指着灯塔的周围上写的一句话:以岛为家守灯塔,以苦为荣作贡献。
海都记者临走前,向4名守塔人送上一份年糖年糕,送上一份新春祝福。据气象预报,春节期间,风浪大,守塔人或许无法离岛,只好看着对岸万家灯火,合家团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