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滴滴打车”公司Uber曾经试过入驻日本,花了3年时间在日本运营,结果以失败告终。在中国做到规模足以垄断资本的滴滴在收购Uber之后也曾试图入驻日本,结果也是无奈宣布放弃日本市场。
为什么滴滴在中国能做得顺风顺水,在短短几年时间就成为中国最大的出租车公司,但去到日本连最基本的业务拓展都做不起来?这或许与中日两国的行事准则有关,中国思想灵活、懂得变通,日本则脑筋刻板,任何事情都会遵循一个原则。两国思想上的不同造就了两个截然相反的市场。
滴滴在日本无法拓展业务
因为公司运营体制不一样
刻板的日本人对出租车经营的资质审核很严格,首先他们的出租车公司全部是由企业和个人运营,其次企业运营的出租车也不像中国一样完全承包给个人,而是每个月领工资+奖金,奖金则由每个月的业绩决定,这就杜绝了司机故意拒载的现象,另外日本地窄人多也不存在“等车难”的现象。
个人经营出租车虽然自负盈亏,可是想要获得个人出租车的经营许可证必须要有10年的本地驾车经验及最近5年内没有出现任何违章记录,同时满足这两点才能拿到营业许可证。
但是,滴滴在日本静冈经营之后问题就出现了,由于加盟滴滴打车的司机不需要营业许可证,只需要确定没有犯罪记录和上传车牌就能加盟滴滴,这导致很多没有经营许可证件的黑车也能够在加入滴滴后“合法”搭载乘客,于是就出现了滴滴在日本经营的3年内静冈“黑车”横行的现象。
这对于“任何事情都遵循一个原则”的日本人来说是明显违反道路交通法和道路营业法的,同时滴滴可以晴天、雨天随意叫价的经营模式也违反了“市场公平竞争原则”。以上这些原因导致滴滴在日本运营了3年仍然没有拿到营业许可证,也无法拓展静冈以外城市的业务,最终只能宣布退出日本市场。
滴滴为什么在中国能发展起来
中国有完善的道路交通法和商业法,可一向追求变通的中国人认为:只要既能够方便自己又能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经营模式就是好的,即使与相关法律相勃也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滴滴在中国强调的是“互联网+”服务而不是出租车服务。你没看错,滴滴在中国属于互联网公司,不需要出租车营业许可证。
滴滴的出现解决了很多人“打车难”的问题,还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出租车司机的嚣张气焰:拒载、满口脏话、车内长期不清洁等等。这种灵活的做法确实有助新事物成长,也能够带动经济发展,也逼得出租车行业不得不做出改变。但这个新企业还处在不成熟的阶段,其“灵活”的经营方式也存在很多严重的问题,但人们认为这种新模式虽然不成熟,虽然还有很多不足,但总体利大于弊,以后再慢慢改善就行了。
可正式中国人的这些“宽容”和“灵活变通”让一个尚不成熟的新生企业变成了资本的收割机,在它发展成一方巨头之后并没有按人们最初所想的那样逐步完善那些从一开始就存在的严重问题,反而为了收割资本推出门槛更低对消费者更没有安全保障的顺风车业务。
人们的“宽容”、“灵活”的态度终于变成了死神潜伏在每个使用滴滴的消费者身边。今年5月空姐搭乘顺风车被杀、前几天温州女孩搭乘顺风车被杀就是警告。在出事之后才想到约谈、下架整顿未免太亡羊补牢了。
或许日本禁止滴滴在其国内发展就是因为一开始看到了这种“灵活”的经营模式带来的危险,他们选择把危险扼杀在摇篮里,而中国人为了推动经济选择忽视了自己的安全。
责任编辑:刘微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ts@hxnews.com联系或者请点击右侧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 苹果发布会时间曝光确定在9月12日!苹果这次会发布几款手机2018-08-31
- 湖畔大学学员回应说了什么?湖畔大学学员为滴滴加油打气事件始末2018-08-31
- ofo欠货款遭起诉事件始末 上海凤凰公告全文曝光揭时间真相2018-08-31
- Costa咖啡被收购事件始末 Costa咖啡被谁收购了可口可乐意欲何为2018-08-31
- 荣耀Magic2曝光真机长这样!荣耀Magic2和vivoNEX你会选谁?2018-08-31
- 最新科技资讯 频道推荐
-
2018苹果发布会时间终于定了!9月12日当天苹2018-09-01
-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 一周热点新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