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重庆的项目第一期“分布式雷达天体成像测量仪验证试验场”。(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供图)
据了解,“超大分布孔径雷达高分辨率深空域主动观测设施”由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谋划建设,将高分辨率观测近地/主带小行星、月球、金星、火星、木星等。
北京理工大学校长龙腾介绍,“中国复眼”由很多小天线合成一个大天线,对于电磁波自发自收,能观测到小行星。可满足近地小行星防御、空间态势感知等,并用于地球宜居性、行星形成等前沿科技创新研究。
据介绍,项目第一期“分布式雷达天体成像测量仪验证试验场”,由4部16米孔径雷达组成,用于验证雷达体制和关键技术可行性,可实现月球三维成像,现已启动建设。
项目第二期将建设25部至36部高分辨率分布式雷达,每一部的天线有25米口径,可实现千万公里外的小行星探测和成像,完成深空雷达探测与成像的演示验证,为我国近地小行星撞击防御和行星科学研究提供重要支撑。(来源:新华视点微信公众号 记者吴燕霞 )
责任编辑:海凡
- 小米官宣:小米12S Ultra将搭载索尼IMX989传感器2022-06-30
- 我国将着手组建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 为保护地球和人类安全贡献中国力量2022-04-24
- 天文学家首次发现拥有三颗卫星的小行星2022-02-17
- 最新新闻快讯 频道推荐
-
马璐、林怡当选为全国妇联副主席(附简历)2022-07-11
-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