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4月25日消息,最近一段时间随着天气转暖,不仅仅是春暖花开,各种动物也都开始活动了,包括一些非常令人困扰的蚊子、蜱虫等等。
据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透露,近日有一位七旬老太被蜱虫叮咬后感染,不幸去世;料理完后事,四名家人相继出现发烧、腹泻症状。
医生介绍,这四名患者均为新型布尼亚病毒阳性,很可能是接触老太后感染。
新型布尼亚病毒也称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在国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蜱虫叮咬,可以人人传播,接触感染者(及尸体)血液、体液、呕吐物后,被传染几率非常高。
新型布尼亚病毒可引起全身感染,最常见的是发热、血小板减低、白细胞减低,严重的休克,引起多脏器衰竭,或引发脑炎或心肌炎,导致死亡。
据了解,经蜱虫传染的疾病还有:莱姆病、斑疹热、Q热、森林脑炎、出血热、巴贝斯虫病、泰勒虫病、落基山斑疹热等81种病毒性、31种细菌性和32种原虫性疾病。
蜱虫多生活于野外草木茂盛的地方,靠吸食鼠类、鸟类和其他哺乳动物的血液为生,每年5-10月是其活跃期。
专家介绍,一定要小心蜱虫叮咬,严重可以危及生命。
如果发现蜱虫附着在身体上,千万不能硬拽,它反而会将头部深深地钻入人体皮肤,容易把头、爪子残留在皮肤里,而且容易刺激它分泌大量唾液增加病原体的释放。
可用松节油、乙醚、酒精等涂在蜱头部,尽量使蜱虫能够自然脱落,或用尖头镊子缓缓用力垂直拔出,并及时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
除蜱虫外,隐翅虫、蜈蚣等也开始频繁出没。假期出游,务必当心毒虫,准备长袖衣物与驱蚊药水。
责任编辑:唐秀敏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ts@hxnews.com联系或者请点击右侧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 老人眼角长“肉球”竟是蜱虫在吸血 夏季警惕危险蜱虫2021-07-23
- 福州疾控提醒:春游正当时,当心蜱虫叮咬2021-04-13
- 阿婆眼角长脓包竟是蜱虫在吸血 被咬需及时就医2018-07-21
- 最新新闻快讯 频道推荐
-
五一要“泡汤”? 南方将迎大范围降水:自南2023-04-26
-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 漳州不动产登记税费“一次办”
-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 一周热点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