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电子报>体育资讯
分享

前不久,一桩沉寂9年的案件突然有了新的进展,C罗被曾与自己在赌城有邂逅的凯瑟琳-马约加起诉强奸。很快,此前一直在追踪报道此事的《明镜周刊》发布的“C罗性侵调查报告”把两人相遇经过写得一清二楚。一时间C罗的处境非常不利。

泰森、科比还是MJ?永远不会有真相的C罗性侵案

泰森、科比还是MJ?永远不会有真相的C罗性侵案

根据描述,凯瑟琳在赌场夜店遇到C罗之后,受邀去“参观”他所入住的酒店套房(并参加派对)。C罗住在这家酒店的顶楼套房,面积很大,房间里的浴缸巨大的像个泳池,位于在阳台可以俯瞰赌城夜景,所以参加派对的人都跳进去玩乐,包括跟凯瑟琳一起的女友。但凯瑟琳不想弄湿裙子,于是,C罗说要给她找一身衣服,让她去浴室换上。凯瑟琳表示,就在她换衣服的时候,C罗对她实施了野蛮的侵犯。

事后凯瑟琳去警局报了案,接受体检,拍摄证据照片。但因为害怕被报复,她没有公开C罗的名字。半年后,C罗团队来到赌城“善后”,最终达成了37.5万美元的封口协议。从此,凯瑟琳不可以在任何场合提起C罗,包括对家人;也放弃所有指控,永久删除所有关于此事的电子邮件、书面材料。

泰森、科比还是MJ?永远不会有真相的C罗性侵案

但在九年后,凯瑟琳突然决定站出来讲述被C罗强奸的经历,拉斯维加斯警局重启对当年案件的调查。而C罗一方没有对媒体做出任何陈述,他本人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自己一身清白。他的律师团队已经状告《明镜周刊》侵犯隐私,态度强硬。

如果警方调查之后,地方法院真的决定对C罗提起刑事诉讼,那他可能就要面临重罪审判了。在内华达州,强奸案若定罪,面临的是最高终身监禁的处罚。因此,凯瑟琳九年后诉讼C罗的动机引来了无数猜测。

泰森、科比还是MJ?永远不会有真相的C罗性侵案

她是在威胁C罗,不满足于九年前37.5万美元的吗?在接受《明镜周刊》采访时她也给出了解释,新聘用的律师有可能证明此前的封口协议无效;而现在的社会环境发生改变,强奸案的被告是能获取更多信任的。

环境改变的根由,是“Me Too”运动的兴起。名人带头公开讲述被性侵经历,并得到公众理解和支持,给了凯瑟琳很大的勇气。C罗不过成为韦恩斯坦、史派西等影视圈大佬之后又一位被揭黑历史的明星而已。

“落马”大亨

从去年十月《纽约时报》曝光好莱坞大亨哈维-韦恩斯坦多年来对多位女性进行性骚扰、性侵犯的行为之后,“韦恩斯坦效应”在美国娱乐圈爆炸,“Me too”反性侵运动再次火热起来。先是好莱坞那些功成名就的大佬们人人自危,随后蔓延体育、宗教、政治等各个领域。

泰森、科比还是MJ?永远不会有真相的C罗性侵案

就在C罗强奸案卷宗资料被《明镜周刊》全盘揭露的同时,美国国内也发生了一桩大案:由唐纳德-特朗普提名的最高法院大法官候选人布雷特-卡瓦诺(不久前已经当选)被帕罗奥图大学教授克里斯汀-布莱西-福特指控性侵,而且福特所说,是一桩36年前的旧事,当年只有17岁的卡瓦诺,在一次聚会中性侵了15岁的她。

福特如今已经51岁,前不久她前往美国国会参议院司法委员会作证,接受了21位两党议员轮流询问。这样的询问,其实就是提出质疑,比如“如何确定性侵的人是卡瓦诺”、“为什么隔了这么多年才爆料”等等。

泰森、科比还是MJ?永远不会有真相的C罗性侵案

泰森、科比还是MJ?永远不会有真相的C罗性侵案

福特的表现理智冷静,相较之下,卡瓦诺倒是哭哭啼啼暴怒不已,明指这是民主党和左派们的“阴谋”,报复特朗普。甚至连特朗普本人,都在推特上对福特进行攻击:

“我毫不怀疑,如果福特博士遭受的侵犯有她所说那么严重,那她或她的父母肯定会立刻报警,提起诉讼。我请她把当时的诉讼文件拿出来,说明日期、时间和地点!”

福特提起的诉讼,跟凯瑟琳对C罗的诉讼、或是刘强东在美国被调查性侵问题一样,被告一方坚称她们假扮受害者,有额外动机,试图通过败坏他们的名声来取得利益。

但事实上,不论在哪个国度,绝大多数性侵案件,都是没有报案的。特朗普在推特上的发言,也引来大批网友留言,分享自己被性侵,但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没有提起诉讼的经历。这些理由都相当典型,包括“影响学业/事业”,“年纪太小懵懂无知”,“羞耻心”,“熟人作案身边的人都不相信”等等。

泰森、科比还是MJ?永远不会有真相的C罗性侵案

泰森、科比还是MJ?永远不会有真相的C罗性侵案

所谓“荡妇羞辱”,是个很常见的社会现象。狭义上是指女性有性行为和性欲是一件羞耻的事,因此受到侵犯不值得同情。就好比前段时间站出来指责某公知性骚扰几位女性媒体人,因为“交过众多男朋友”、“离过婚”、“总出现在酒局上”而成了“坏女人”。这些荡妇羞辱的话术只有一个目的,将性侵合理化。

广义上讲,“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跟荡妇羞辱的逻辑其实如出一辙,将弱势视为原罪。所以特朗普才会在2005年跟比利-布什一起肆意羞辱受害者,甚至说出了“只要你是名人,她们巴不得你来****,你对她们做什么都可以,随便抓她们的下体做什么都是可以的。”

泰森、科比还是MJ?永远不会有真相的C罗性侵案

公关大戏

卡瓦诺不是美国司法系统内被指控性侵的第一位高级法官了。1991年,同样是在参议院对最高法院大法官进行任命投票之前,黑人大法官人选克拉伦斯-托马斯被自己的前助手指控性骚扰。

原告安妮塔-希尔指控托马斯十年前对她有性骚扰行为,并在当庭陈述中详细描绘了一个沉迷于色情的黑人法官形象。参议院里托马斯的反对派,还把调查报告捅给了媒体。指控中那些污言秽语面世见光,托马斯法官声名受损,保守派自然也发起了对希尔的荡妇羞辱。一个原告,一个被告,在审判中当真两败俱伤。

泰森、科比还是MJ?永远不会有真相的C罗性侵案

泰森、科比还是MJ?永远不会有真相的C罗性侵案

根据媒体报道,希尔的陈述是很“juicy(美味多汁,在新闻界中一般指爆料内容相当刺激)”,她的故事直接被改编为电影《关键判决》,探讨了这一场关于性骚扰的诉讼,如何被党派斗争引向了一场蔓延整个华盛顿的政治游戏。

党派政客的公关战争是危险的暗流汹涌。而像C罗这样的运动员,情况会稍微简单点。从《明镜周刊》公布的原告起诉书来看,在得知凯瑟琳已经第一时间报案之后,C罗聘请了一个公关团队,迅速确定了几大战略:

第一,对原告、原告律师、原告的朋友同事、执法机构作出调查评估,避免事件公开(失败);第二,防止原告对C罗提起刑事诉讼(成功);第三,破坏原告作为性侵受害者的可信度(ing);第四,减少或取消原告民事赔偿诉求的额度(ing);第五,签署保密协议(曾经成功)。

用荡妇羞辱的手段抹黑原告,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扭转舆论。比如有媒体曝光了当天在夜店,C罗和凯瑟琳一起热舞的样子,两人非常亲密,似乎就让随后的性行为顺理成章了。

泰森、科比还是MJ?永远不会有真相的C罗性侵案

无独有偶,2003年科比被告强奸之后,媒体对于原告的描述也耐人寻味。科比人被逮捕,案子见光,名誉已经遭受致命打击,何况原告主动接受体检,身体上(尤其是脖子上)的伤痕让科比没法回避,几乎坐实了科比=强奸犯这个判断,当时很多专家媒体甚至已经认为科比必败。

为了把损失降到最小,科比在被诉之后带着妻子召开新闻发布会,流泪承认自己做错事,但坚称他没有强奸犯罪。而在庭审中,科比的律师团队不断攻击原告的私生活,多次“故作无意”提及原告姓名,让“两天之内与不同男人有性行为”、“内裤上有其他男子精液”等细节见诸报端,描述出一个只为讹钱的堕落形象;又强调她“服用精神病药物”,“尝试过安眠药自杀”等行为打击她的证词可信度,一举逆转局势。

结果,原告收到了大量死亡威胁信件和警告。最终,她放弃了对科比的指控,双方达成庭外和解。

泰森、科比还是MJ?永远不会有真相的C罗性侵案

科比当然很惨,事业跌入谷底,被队友孤立(他被警察逼急了还说奥尼尔曾经给一个女人封口费,导致球队内讧更严重),直接金钱损失估计超过千万(赔偿原告和妻子)。

但他毕竟年轻,恢复过来之后,照样得到湖人的亿元续约,并成就了比性侵之前更伟大的生涯——只有在他获得奥斯卡的时候,娱乐圈冒出了点旧事重提的质疑,但主流媒体还是放过了他。至于案发当晚究竟发生了什么,没人能知道了。

泰森、科比还是MJ?永远不会有真相的C罗性侵案

罗生门

为什么性侵的报案率和立案率都这么低?从这些明星政客的先例来看,大概也知道,这种案子进入庭审陈述,对原告被告双方都是个很重大的名誉打击,很多人都坚持不到最后的判决阶段就撤诉了。

已故流行天王迈克尔-杰克逊在这里可以被当做公关的“反面案例”,他在1993年的娈童事件被证明是子虚乌有,但却仍给他造成巨大的名誉伤害,哪怕他去世多年,公众的误解仍未消失。

泰森、科比还是MJ?永远不会有真相的C罗性侵案

案件一开始,认为自己清清白白无惧讹诈的杰克逊没想过退缩,对方开出了2000万的封口费,他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但等到1993年8月,警方开始对杰克逊进行调查,真正走上司法程序之后,他才知道这会给自己的事业、身心带来多大打击。警方对他进行裸体检查、拍照;提审跟他接触过的30名幼儿;巡演要取消;八百年没联系过的亲戚自称有他恋童的证据,谁出50万就能买断曝光……

迈克尔-杰克逊坚信正义和法律,但他只撑了不到半年,抑郁症大爆发把自己嗑成药罐子,患上厌食症几个月之间体重爆减10斤,伊丽莎白-泰勒甚至亲自喂他劝他进食。后来关心他的朋友和他的律师团队一致劝说他放弃这桩官司,庭外和解付钱(加起来超过2100万)。

泰森、科比还是MJ?永远不会有真相的C罗性侵案

泰森、科比还是MJ?永远不会有真相的C罗性侵案

对杰克逊来说,这不是认罪,而是止损,哪怕以后都要背上变态的恶名,因为出面辟谣在这种语境下已经失效,甚至会加速谣言的传播,在社交网络的年代更是如此。某种程度上,MJ已经被起出《彼得潘or变态?》这种标题的媒体定罪。正如现在的C罗和卡瓦诺大法官,庭审的过程,只会让更多案件细节被媒体放大,并由公众随意附会自己的偏见。

所谓高处不胜寒。大众只能用贫乏的想象力对金字塔顶端的这些人的所作所为、行为动机穿凿附会,以为大家同属于智人,在性的“本能”上,总能产生一些共情。而那些C罗的拥趸,则会觉得这事跟C罗梅西补交给政府大笔税款一样可疑。为什么九年前的一桩旧案,偏偏要在C罗转会尤文之后被扯出来闹大?

泰森、科比还是MJ?永远不会有真相的C罗性侵案

庭审还没开始,罗生门已经上演。美国法律专家认为,C罗被提起刑事诉讼的可能是很低的,因为是旧案,证据和证词的可信度都已经下降。现在警方重启调查,很可能对C罗提出审讯请求,但C罗很可能也不会同意。在正式进入刑事诉讼环节之前,他不用去美国,但不管他在哪里踢球,接受远程审讯也绝对不是愉快的体验。

如果真的进入刑事诉讼,C罗就要被引渡至美国。但美欧之间的引渡条例,时常变成政治游戏,C罗的律师如果打起政治牌,事情会更复杂,就好比托马斯法官在庭审中拿出种族牌(哪怕疑似受害人安妮塔-希尔也和他一样是黑人)就能自保一样。

所以,C罗像泰森那样因被告强奸,被提起公诉,让陪审团投票定罪的可能不大。泰森案更接近鹰郡事件,案发后没多久泰森就被逮捕了,印第安纳州政府更是派出了近20年没输过一场官司的律师格雷格-加里森,2个月内就定了泰森数项重罪。

泰森被定罪后,特朗普都站出来为他鸣不公,说他被原告坑了。泰森在庭审期间的发布会上也说过:“我当时真应该杀了这个X子。”

泰森、科比还是MJ?永远不会有真相的C罗性侵案

名人性侵案就是如此。外人不会知道原告的恐惧和痛苦究竟几分是真实的,也不会知道被告心里究竟是冤屈还是忏悔。在舆论的漩涡中,商业代言、尊严名誉、事业地位都重要过那一点真心。

不管最后是撤销指控,还是宣判定罪,C罗性侵案都会跟科比、杰克逊所经历的诉讼一样,被公众反复咀嚼。

而真相究竟如何,正义是否被伸张,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事了。

作者:kewell

责任编辑:金林舒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ts@hxnews.com联系或者请点击右侧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最新体育资讯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扩大两岸民间交流 深化两岸融合发展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