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4版:健康周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乙肝表面抗体也会消失
乙肝病毒感染者是否都需要治疗?
新闻搜索:

下一期4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1年8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乙肝表面抗体也会消失
体检时可查血清抗体滴度,水平较低就可重新接种
 

N本报记者 林宝珍 通讯员 吴志

“明明打了乙肝疫苗,而且产生了抗体,这次体检怎么提示乙肝表面抗体为阴性呢?”家住宁德市蕉城区的陈晖先生,十多年前按规定注射了3次乙肝疫苗,前几年去医院体检都查到了抗体,今年体检却没了,这让陈先生疑惑不解。

对此,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肝胆内科主任李东良主任医师介绍,接种疫苗是预防乙肝最可靠、最有效的途径,但乙肝疫苗接种后产生的抗体水平会随时间逐渐下降,当无法检测到抗体或抗体的滴度很低时,需要再打乙肝疫苗。

接种疫苗最有效的预防方法

我国是乙肝发病率较高的国家,目前,接种疫苗是预防乙肝最好的办法。乙肝疫苗接种后,可刺激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抗体,这种抗体存在于人的体液之中,乙肝病毒一旦出现,早已存在于体内的“特异性武器”——抗体会立即“开火”,将其清除,阻止感染,并且不会伤害肝脏。

尤其是乙肝易感人群,包括新生儿、血透病人、乙肝患者的家属、医护人员等,一定要接种乙肝疫苗。约有30%的人注射乙肝疫苗1个月后出现抗体,完成全程注射1个月后抗体达到最高水平,90%以上的人都可测到表面抗体。患乙肝的母亲所生的子女,在出生后还要加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可以阻断乙肝垂直传播。

乙肝疫苗进口的一般在60元以上,国产的一般为10~30元。接种疫苗后一般反应轻微,少部分人可能出现低热、恶心及接种部位红肿、压痛等症状,一般均在1~2天内不治自愈。

保护率并不是100%

注射疫苗后能否预防乙肝,取决于疫苗能否刺激人体产生抗体以及抗体产生的多少(用滴度表示)。一般认为,血清抗体滴度大于10国际单位/毫升时才能预防乙肝。反之,说明机体对乙肝病毒的免疫作用减弱,或无免疫作用。

乙肝疫苗的保护率并不是100%。有少数人即使全程注射了乙肝疫苗也没有产生抗体,这与年龄、疫苗的剂量不够、接种针次、潜在感染者、个体免疫功能低下等因素有关。

对于抗体产生较晚,低应答或无应答人群,可加注1~2针、更换疫苗种类或者增大剂量重新接种疫苗。过去接种10ug乙肝疫苗,现在可改用20ug乙肝疫苗,仍然按照注射第一针疫苗后的1个月、6个月注射第2针、第3针疫苗重新接种。

当然也有少数人反复接种仍未能产生抗体。这类人不必再接种乙肝疫苗,也不要乱用药,定期复查,注意肝功动态,其感染乙肝病毒的几率很小。

成功接种疫苗后,也不是一劳永逸。但产生的抗体多数可维持3~8年,许多人的有效时间可达12年以上。乙肝疫苗接种后产生的抗体水平随时间逐渐下降,是否需要再次接种疫苗,主要是要在测定乙肝表面抗体的滴度后,决定何时再打乙肝疫苗。

□提醒

乙肝疫苗接种的“八禁忌”

1.有皮炎、化脓性皮肤病者。2.发烧感冒者,暂时不可接种。3.刚出生的患有先天性疾病,正在治疗期间的新生儿,如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等。

4.有哮喘、荨麻疹等过敏体质的婴幼儿。

5.不可与其他类疫苗同时注射,如流脑疫苗、脊髓灰质疫苗、乙脑疫苗、麻疹疫苗等。

6.不可空腹接种乙肝疫苗。7.过敏性体质者和孕妇。

8.已经感染了乙肝病毒的患者。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