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特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国企高利润 应投入公共领域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1年9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莫里斯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需在扩大消费上做更多努力——
国企高利润 应投入公共领域

詹姆斯·莫里斯
1936年出生于苏格兰明尼加夫。他是经济学激励理论的奠基者,在信息经济学理论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以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的经济激励理论的论述获得了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莫里斯现为牛津大学教授、英国科学院院士,主要研究不确定、激励、租税与福利经济学等。
埃德蒙德·费尔普斯
1933年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因其“在宏观经济跨期决策权衡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就”而于2006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被誉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缔造者”和“影响经济学进程最重要的人物之一”。现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教授,还是美联储学术会议专家、美国财政部和参议员金融委员会顾问。
 

N本报记者 欧阳进权 王烽 江荣义 文/图

本报讯“出口对于中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的重要性,已经降低了。”昨在厦门出席2011国际投资论坛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莫里斯(JamesMirrlees),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经济仍将保持上行态势,但目前经济增长主要推动因素仍是投资,出口只是一种需求的表现。中国需要在扩大消费上做更多努力,比如增加人民的收入,把部分国企利润用在公共支出领域。

“出口”导向难再奏效

在莫里斯看来,因为贸易壁垒等因素制约,长期以来中国“出口”导向型模式难以再奏效。

他认为,从最近几个月的宏观经济数据来看,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的速度在加快。但在中国,当累计的投资增加的时候,其边际效应不会显著下降,也就是说,资本投入带来的劳动生产力不会相应下降。他强调,尽管中国政府目前已意识到出口不能继续为经济增长带来显著贡献,开始注重在国内基础建设投资上做文章,但这远远不够。

提高个人收入水平拉动中国经济增长

“政府的公共投资在加速,但必须厘清这是由于真正的市场需求还是其他。”莫里斯说,当前中国更为根本的问题是消费过低而不是投资过高。中国政府应该着力提高国民工资,增加个人收入,鼓励百姓消费,同时降低税收,控制物价。“为什么中国不把国企那么高的利润拿来用在公共领域支出上呢?”目前中国经济的一大特色是国企利润太高,应该把国企利润分摊一些到公共领域。

他说,提高个人收入水平是下一步拉动中国国内经济增长的一大动力。这个月个税把起征点从2000元上调到3500元,作用不会太大,因为这些人本来缴税就不多。

如何更好地促进消费?莫里斯说,消费总额应该增长,而非把钱用在行业上。以中国当下促内需政策——家电以旧换新为例,与其说是省下钱促进消费,倒不如说是救助电器行业。

由于中国土地和劳动力成本的提升,一些跨国公司对中国的投资正在往外转移。莫里斯说,竞争会提高效率,一些初级制造业转移到亚洲的其他国家,并不见得不好,因为它逼迫你去引进新技术或者创新,生产更好、附加值更高的东西。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德·费尔普斯:

美推QE3没有充分理由

本报讯他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也是闽江学院新华都商学院院长,是福州人的老朋友。昨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埃德蒙德·费尔普斯出席国际投资论坛后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近几年来,美国经济前景变得暗淡无光,这可能让中国在未来40年内,也就是到本世纪中叶赶上美国生产力的水平。

美经济暗淡40年内中超美

“中国应在创新上多做文章,只有不断技术创新,方能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费尔普斯也认为,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已走到尽头。

他举例说,基于互联网的新技术的开发,中国可从美国及其他地方进口技术创新,从而以供应方的角色参与到新兴产业中去,并可分享因为海外创新所产生的高价格。凭借在这些生产过程中所获取的经验,中国企业就可以开始设计、生产自己的新产品,推向全球市场。

“目前,中美的最大差距在于技术创新。”费尔普斯说,这正是长期以来美国保持第一世界大国最根本的支撑力量。不过自2000年以来,美国经济就一直表现平平,这使人们对美国经济的前景产生了疑问,这可能让中国在未来40年间赶上美国。

无明显迹象表明整体需求不足

对于当前市场预期的美国政府即将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QE3)政策,费尔普斯明确表示,现在还没有充分理由推出。“目前还没有明显迹象表明整体需求不足,这一情况通常会由通胀率持续下降显示出来,但现在并不是这样。那么QE3又能解决什么问题?”

他说,当经济遭遇意外的、突然的衰退时,最初阶段,政府采取一些刺激措施能够起到一定效果,如减税、货币政策由紧缩转向宽松、下调利率等,是正确的。但当经济连续几年停滞在失业率9%、通胀率2%(甚至更高)的水平上,还认为问题在于没有足够货币,就站不住脚了。

费尔普斯坦陈,他更喜欢第二轮量化宽松(QE2),因为此前美国的通胀率一直在下降。央行的首要任务,就是将通胀率保持在合理的稳定水平。QE2是完全有正当理由的,也带着一些运气,美联储成功地将通胀率推回到了2%左右的水平。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