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日前公布数据显示,前8个月全国财政收入74286.29亿元,同比增长30.9%。由此测算,今年财政收入将突破10万亿。多名专家表示,在关注财政收入同时还要注重财政支出,未来减税是税制改革的目标。(9月19日《新京报》)
财政收入增长远高于同期GDP增长,个税收入增长远高于居民收入增长,这个惯性想必还将延续一段时间,人们担忧这会否抑制居民和私企的发展积极性,导致“国富民穷”。
与之相关的新闻是:有媒体称,美国福布斯杂志推出“税负痛苦指数”榜单,中国内地“税负痛苦指数”再次位居全球第二。《人民日报》称此说法不实,一些专家表示以国际标准“宏观税负”衡量,我国税负并不高。我想提醒的是,税负高低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数据佐证,但“税负痛苦指数”本身更多是一种公民感觉,反映民众的实际感受。
“税负痛苦”并不等同于单纯的税负过高,除了税收负担,还涉及一个更关键的问题:政府收了那么多税,在使用上却缺少透明度和预算硬约束,纳税人权益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人们势必质疑——税来之于民,可又有多少用之于民?
北欧国家的税负比我们重,但公众很少抱怨,主要是因为其财政收入多用于民生福利。高税收高福利与低税收低福利都能让人接受,唯独高税收低福利让人接受不了。具体到我国的“税负痛苦”,主要还不是税负过高的问题,而是“税无所值”:用于行政开支的成本太高,用于增加民众福利的比例太低。
与三公开销居高不下对应的是,公共服务支出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偏低,教育投入占GDP4%的承诺到现在还没实现,社保全覆盖依然仍需努力……财政收入不与民生投入比翼齐飞,老百姓能没意见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