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国集团将采取必要举措来维护银行体系和金融市场的稳定,如有必要,各国央行将继续为银行业提供流动性,确保银行资本金充足;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正为将在法国戛纳举行的二十国集团峰会制定协调行动计划。
——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22日声明
N据新华社电 中新 参考
核心提示
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22日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声明,承诺维护金融稳定,如有必要,各国央行将继续为银行业提供流动性,确保银行资本金充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23日至25日在华盛顿举行2011年年度会议。会上,两大国际金融机构187个成员的代表以及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等国际集团的代表将全面评估世界经济和金融形势,展望今明两年增长前景,并进一步探讨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增长的途径。
表态 G20制定协调行动计划
确保银行资本充足
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22日发表联合声明,表示致力于采取国际协调行动来应对全球经济面临的挑战,以确保金融稳定,重塑信心和刺激经济增长。声明指出,当前全球经济面临来自主权债务危机、金融体系脆弱、市场动荡、经济增长疲软和失业率居高不下等风险带来的挑战,二十国集团致力于推动开展财政整顿并促进经济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
声明指出,二十国集团将采取必要举措来维护银行体系和金融市场的稳定,如有必要,各国央行将继续为银行业提供流动性,确保银行资本金充足;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正为将在法国戛纳举行的二十国集团峰会制定协调行动计划。
另据英国《金融时报》22日报道,欧盟已决心要求16家欧洲银行补充资本金。而日前多位欧盟高官也一改之前说法,公开承认欧洲银行业面临资本金不足问题。
金砖国家呼吁改革
“金砖国家”(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22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会议主要讨论了当前全球经济金融形势、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发表了联合公报。中国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和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了会议。
会议对美国宣布的一揽子财政措施和欧元区为缓解融资压力所做的决定表示欢迎,呼吁发达国家采取负责任的宏观经济政策,避免全球流动性泛滥,并推进结构改革以提高增长水平、扩大就业和减少失衡。金砖国家对在必要时根据各自国情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或其他国际金融机构提供支持以应对当前维护全球金融稳定的挑战持开放态度。会议重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加快落实份额改革计划,呼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监督框架更加广泛和平衡。
激辩 如何解决全球经济风险
美国需要刺激消费
作为世界银行与IMF年会的系列活动之一,BBC全球经济辩论会22日在华盛顿IMF总部举行。
IMF总裁拉加德表示,当前全球经济已进入了新危险阶段,欧洲债务危机非常严重,金融市场信心遭受严重打击。她呼吁政治领导人增强在欧洲债务问题上的紧迫感,并展示出解决问题的能力。
美国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前主席、芝加哥大学教授古尔斯比说,当前全球经济正在经历第二轮放缓。欧洲国家需要解决问题,就要想办法让私营部门“把钱投出来”;而美国经济未来要持续复苏,就需要刺激消费和扩大出口。
欧洲需要协调行动
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里安则表示,目前依然对欧洲债务危机和金融市场感到“害怕”,因此欧洲国家需要协调行动,并且要实施结构性改革;美国的失业情况则非常严重,只有尽快让房地产市场和就业市场回归正常,才能提振经济增长。
热议 各方关注中国经济转型
“中等收入陷阱”
在IMF和世界银行年会期间,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议题引发各方关注。
在一场关于中国“十二五”规划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专题研讨会上,记者发现,由于听众人数太多,会场外不得不临时加放了几排椅子,可见这一议题受关注程度之高。
世行行长佐利克当天指出,从中长期来看,中国需要通过结构性改革来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这对于中国将是一个挑战。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资深研究员、中国问题专家拉迪告诉记者,中国现行发展方式在过去二三十年内帮助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而目前需要进行结构性改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学家孙涛说,中国需要改变以投资和出口为主导的增长方式,以更好地应对内外负面因素的冲击。
将面临不少挑战
不少专家同时指出,中国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孙涛说,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最主要挑战是如何通过推进关键改革,以制度创新释放出更多潜力。中国的要素价格、社会保障、金融、财政等各项改革都应遵循市场化和促进竞争原则。
拉迪说,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多管齐下,除了进行产业升级之外,还应推进汇率形成机制和利率市场化改革,这对于刺激私营部门的消费和投资都具有重要意义。
佐利克说,中国要实现产业升级目标,离不开教育、创新体系等一系列配套改革。世界银行负责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研究的资深经济学家伊兹沃尔斯基则认为,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需关注可能出现的来自就业市场等方面的压力。
延伸
经济低迷影响美国人生活方式
美国人口普查局最新数据显示,经济持续低迷对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产生深远影响。人口学专家预计这种影响还将持续数年,甚至成为一种新的常态。
《今日美国报》22日援引美国人口普查局发布的“2010年美国社区调查”结果说,经济疲软影响了美国人结婚、离婚、生育、子女上学等生活的方方面面。
报道说,由于经济不景气,人们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增加,不少年轻人选择推迟结婚,育龄女性生育率也有所下降。2010年,美国男性和女性的平均初婚年龄分别为28.7岁和26.7岁,而2006年分别为27.5岁和25.9岁。2008年到2010年间,美国处于20岁到34岁这一主要生育年龄的女性人口增加了100多万,但育儿数量却减少了约20万。
与此同时,美国离婚率在2008年到2010年间大幅下降7%。专家解释说,离婚率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离婚后分开生活的成本比住在一起要高很多,一些夫妻因为无力负担增加的生活费用而选择推迟离婚或将就生活在一起。
另外,2010年,美国家庭中的“无车族”比例从2006年的8.8%上升到9.1%,拥有两辆或以上汽车的家庭比例则从58%降至57.1%。
经济低迷也对教育产生影响,更多人选择让子女就读费用相对较低的公立学校。2010年美国学生就读私立学校的比例从2006年的13.6%降至12.8%。
观点
欧洲的债务中国的机会
美国之音电台网站21日发表文章说,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本周公布一份报告指出,欧洲债务危机期间,中国以低价签署采购协议,并购买欧洲一些赤字严重的国家的公共债务。这份名为《中国争夺欧洲》的报告说,中国对欧洲高技术资源非常感兴趣,特别是所谓的绿色技术。
报告作者之一普莱斯纳说:“欧洲的危机正在成为中国的机会。我们在欧洲的政府债券、陷于困境的工业领域以及公共基础设施中,都看到中国与欧洲关系的新变化。”普莱斯纳说,中国的投资总额增长飞快,到2015年,中国在欧洲的投资将超过欧洲在中国的投资。
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中国问题分析家理查德表示,中国在这个地区的软实力战略已经赢得了不少欧洲的政治精英。她表示,虽然北京在欧盟位于布鲁塞尔的使团过去很少涉足外交领域,也没有发表有关中国核心利益的声明,但是在过去两年里,他们有了一套更为巧妙的做法。他们出席智库的会议,出席欧洲议会的听证,以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参与有关议题的讨论,而且他们常常有备而来。他们彻底了解欧洲。
理查德说,中国研究了最近伦敦暴乱的复杂细节。她说:“就这个意义来说,他们更加了解我们,从这里,他们也将更了解如何影响欧洲的舆论。”
今日最热荐稿
G20承诺维护金融稳定
最佳推荐理由:
缓解危机还需出台更实质性的举措。——读者仙水忍
(该读者获稿酬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