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今日关注·国内
3上一版  下一版4
 
强国必须经济与文化发展并重
文化产业六大看点前瞻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1年10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十七届六中全会公报解读
强国必须经济与文化发展并重

二○一一年一月十七日,中国国家形象片在纽约时报广场播出
 

声音

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

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人民日报今日刊发社论《迈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进军》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文化建设新局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纲领性文件。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

——新华社18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行动纲领——一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N新华 中新

专家分析指出,《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指导中国文化改革发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文化建设新局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纲领性文件,提出建设文化强国长远战略是公报最大亮点,同时字里行间体现出对文化创新创造的前所未有的重视。

前所未有重视文化创新创造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表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相关表述是公报最大亮点,将国家重大战略推向新的高度,并细化了部署。全会做出的部署意味着中国强化了文化在国际竞争中重要性的自我意识,理清了以经济强国推动成为文化强国、经济与文化发展并重的思路。

公报对文化创造、文化创新的强调非常突出,文化创造有关表述在文中出现7次。有关文化创新的表述在公报中出现5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

全会公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郭建宁说,全会向人们昭示,不论社会思想观念如何多样多变,不论人们价值取向发生怎样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绝不能动摇。

根据此前有关文件的表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四是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全会提出,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全会对发展文化产业提出了明确要求——“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罗贵权认为,文化产业发展中,只有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才能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

加快培养造就文化人才队伍

全会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

根据国际经验测算,中国每年文化消费应在4万亿元左右,但实际消费仅约1万亿元。另外,文化贸易逆差较大,文化产业“走出去”的步伐有待加快,以演艺产品为例,中国全部海外商业演出的年收入不足1亿美元,还不及国外的一个著名马戏团。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齐勇锋说,目前制约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人才匮乏,尤其是优秀的、有创意的、有管理经验的复合型的文化人才。全会提出加快培养造就文化人才队伍,可谓一语中的。

若干关键环节快速实现重大突破

随着《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审议通过,中国必会掀起文化体制改革创新的更大高潮,并将在若干关键环节快速实现重大突破。

分析人士预料,今后中国的文化体制改革将全方位深化,既包括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也包括微观运行机制的改革。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步伐将明显加快,促进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国有文化单位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着力培育新型市场主体;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全面推进,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深入推进,着力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文化“走出去”的模式和文化对外传播的手段、途径和形态将得到开拓创新,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