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见习记者 周锡银 本报记者 肖春道 文/图
核心提示:今年郑湖水柿虽遇大丰收,却遭遇销售困境,几千吨的名牌水柿只能成片烂在果园里。面对即将到来的冷冬,沙县郑湖乡的柿农们无处话凄凉。经本报多日来的连续报道和牵线搭桥,以上情况已发生转机,不少市民纷纷打进本报热线968111咨询,希望海都报能够从沙县郑湖乡多运些柿子到福州,福州部分超市也希望能够为郑湖乡柿农提供帮助。
昨日下午,柿农们在货车车身挂上了“海峡都市报助郑湖水柿脱困”的横幅,随后,满载水柿的货车开往福州。昨夜凌晨,6吨郑湖水柿运抵海都大厦,今天上午9点30分,本报社长将携手沙县副县长在现场帮助郑湖柿农推销郑湖水柿。希望在本报和爱心市民的帮助下,沙县郑湖乡的柿农们能够走出滞销困境,让郑湖水柿今年的丰收变得名副其实。
6吨郑湖水柿凌晨运抵海都报
负责本次水柿采摘和运送的胡永红和阿旺告诉记者,为了做好运送工作,从22日开始,郑湖乡的柿农们连夜对刚采摘的柿子进行分拣和入箱。经过连日的努力,6吨的郑湖水柿已在昨日中午完成入箱工作,并从昨日下午3点开始装箱上车,至昨日下午6点多,所有的柿子已全部装箱完毕。在下午6点半左右,成箱的柿子从郑湖乡出发,目的地直达福州海都大厦。
“车已经到了海都大厦了,可以卸货了!”今天凌晨零点左右,负责此次整车运输的司机张师傅致电记者,从沙县郑湖乡运送来的6吨水柿已成功运抵海都大厦,可以安排卸货了。收到消息后,等待至深夜的本报发行部6名员工纷纷将车上的郑湖水柿搬至海都大厦的停车场上,6吨郑湖水柿在今日凌晨一点全部卸完。
海都“农家乐”不赚一分钱
“这么好的柿子一斤只卖一块五啊?现在可以预订吗?”昨日,在本报连续的报道后,郑湖水柿受到了福州市民的广泛关注,纷纷致电本报热线咨询。
为何只卖一块五?胡永红告诉记者,为了挑好的柿子给福州市民尝尝,他不仅动员了全家人参与,还请了乡村父老来帮忙。老胡说,这次的水柿按一斤8毛计算,加上人工采摘、分拣、搬运的费用一斤2毛,运输费从郑湖乡到福州一斤1毛左右,另外用于包装10斤水柿的精美包装箱一个要在4元左右,算下来就是一斤4毛的成本,因此每斤是1.5元。
海峡都市报在此次“走基层,帮柿农”活动中,不仅免费提供人力、物力的帮助,义务帮助郑湖乡柿农们直销郑湖的水柿,并提供免费的仓储中心供郑湖乡柿农们使用,为柿农们排忧解难,海都“农家乐”平台不赚一分钱。
郑湖乡党委彭书记告诉记者,今年的郑湖水柿并不好卖,除了量大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郑湖水柿的名气还不够大,他希望通过海都报的这次活动,让更多的人能认识郑湖水柿,爱上郑湖水柿。
沙县副县长:海都报为柿农雪中送炭
沙县副县长施剑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沙县郑湖水柿获得大丰收,但由于昼夜温差大,柿子多早熟,根本等不及商家来收购,郑湖水柿出现了增产滞销的现象,眼看着好好的柿子烂在山上,果农着急,政府也着急。海峡都市报在得知此事后,不仅派记者多次深入郑湖乡了解郑湖水柿生产和销售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还在海都大厦举办“走基层、帮柿农”活动,开展水柿直销,提供“海都农家乐”平台,为果农打开了销售渠道,帮助果农破解了增收难题,着实是为郑湖乡的柿农办了一件雪中送炭的大好事。
施副县长表示,海峡都市报记者把镜头对准基层,把版面留给山区群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几天来,报社记者深入到沙县郑湖乡,深入果园,白天与果农面对面沟通了解售果难题,晚上加班加点赶写发送新闻稿件,及时在报纸发布产品信息和果农需求。在果园采访的过程中,记者还帮助果农进行采摘、分装,充分体现了他们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展现了海峡都市报坚持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的办报宗旨,不愧为全省最有影响力的媒体的大报形象。
海都购物网全力为农产品直销服务
海都购物网(www.968111.com)是海都报旗下的电子商务平台,并致力于打造全省最大的农副产品直销平台。
作为海都报在“走转改”活动中力推的“海都农家乐”平台的具体执行单位,海都购物网以“农家乐、乐万家”为宗旨,后续将通过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指导与参与,实地考察各地农村产品,将各地品质好的相关农副产品,整合到海都购物网(www.968111.com)“海都农家乐”活动专区来,并将通过集团采购、线下活动征集与组织,以及淘宝聚划算当日达、海都团购聚划算等多种销售渠道,打造全省最大的农副产品网络产销对接平台,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流通费用,把利润让给农民和消费者!希望通过我们的实际行动,既帮助辛劳的农民朋友,又惠及城市的万千家庭,真正做到“农家乐、乐万家”。
不论您是想了解或购买各地的优质农副产品,或者您手上有非常好的想拓展销路的农副产品,或者因市场对接不上造成滞销的各类品质好的相关农副产品信息,或者各个集团单位想订制或购买各地的优质农副产品,请拨打968111或4006-968111或通过海都购物网(www.968111.com)“海都农家乐”专区联系我们,期待您的热心参与!
【友情提醒】
今日三种方式可购买郑湖水柿
“郑湖水柿品鉴会”从今天上午9点30分开始,有意参加的市民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购买。
1.到海都大厦(福州华林路84号)现场购买;
2.通过海都购物网(www.968111.com)订购,到以下地点提货:福州市仓山区金山塘下路16号福建日报报业集团金山印务中心南区沿街9-12号店面(大润发超市斜对面);若需送货上门,则收取相应配送费;
3.直接到福州市仓山区金山塘下路16号福建日报报业集团金山印务中心南区沿街9-12号店面现场购买;
若有疑问,可致电海都购物网官方客服4006-968111咨询。
由于本报大院空间有限,请热心市民尽量不要开车前来购买,以免造成拥堵。提倡市民绿色出行,以步行、坐公车或者骑电动车来现场购买或与果农交流。另希望广大市民能够尽量自备零钱,以方便购买。
□农艺师提醒
柿子这么吃最健康
为了能让市民更健康地食用郑湖水柿,郑湖乡农艺师郑世椿在此提醒广大爱心市民,为保证此次的运输过程不会发生挤压损坏,包装时并没有用完全熟透的柿子,因此,市民在买到柿子后,需要再等上2到3天左右的时间,等柿子完全熟透后,食用起来才会更甜。
郑世椿还告诉记者,柿果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具有清热润肺、化痰、健脾、降压、镇咳等功效。柿饼健脾胃,柿蒂可治腹泻,柿霜可治肺热燥咳、咽干喉痛。但任何一种食品都不宜一次性过度食用,暴饮暴食会伤胃,柿子也不例外。他还提醒,柿子最好不要与螃蟹或者红薯同时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