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蔡学伟
通讯员 李晓红范晓斌 陈凌炜
本报讯日前,由于海底电缆发生故障,莆田黄瓜岛1300多户用电户的生活、生产受到影响。得知情况后,国家电网莆田电业局立即调集抢修人员、制定抢修方案,进入海岛抢修复电。记者昨日获悉,经过电力员工五昼夜抢修,24日晚7时47分,电缆故障被排除并成功送电。
据了解,黄瓜岛是兴化湾上的一个小岛,离莆田市区57公里,是秀屿区埭头镇的一个自然村,岛上有1300多户用电户。19日晚9时,由于电缆受损,黄瓜岛供电线路突发故障。事发当晚,莆田电业局抢修人员连夜入岛寻找故障点,21日下午1点,抢修人员终于发现故障点在海底电缆距离黄瓜岛约500米的地方。
莆田电业局迅速调集了4艘符合打捞要求的渔船进海作业,展开故障海缆定位打捞,抢修人员又发现海缆离黄瓜岛约170米处的另一故障点。抢修人员利用大船把海缆吊起并用泡沫漂浮固定,故障海缆于24日被修复并通电。
据介绍,本次打捞出的海底故障电缆外护层被拉断,造成电缆击穿,判断是由于采沙船违规抛锚拉扯,造成海底电缆外绝缘材料被破坏。由于黄瓜岛电缆运行年限为30年,现已运行23年,若再遭破坏将无法抢修。
近年来,莆田湄洲岛10千伏海缆、35千伏南日线海缆也多次发生故障,多是由于外力破坏所致。电力部门呼吁相关部门追查肇事船舶,令其赔偿经济损失;同时加大海缆保护力度,严禁采沙等船只违规作业,加强航道船舶管理,禁止在海底电缆保护区域内抛锚,防止电力设施遭受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