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N04版:社区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耗时14年老人编福州话字典
榕六旬老汉秀“内圈手”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1年10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耗时14年老人编福州话字典
目前,这部《福州方言字典》已印刷成书,并被福州市档案馆永久收藏
在阳台上摆开相关的资料、一张小板凳,王可铨就开始研究福州话
 

N栏目主持 吕蕴岚 关铭荣

昨天,咱们写了51岁台江依伯施文铃编写《福州话字典》的故事,他的字典很有意思,像《新华字典》一样可字查音,音查字,还做出了电子版,在福州市民中引起热烈反响。76岁的依伯王可铨联系主持人说,他也住在福州台江,花了14年时间编写了一本《福州方言字典》,去年印刷成书,被福州市档案馆永久收藏。他想认识施文铃以及其他同样热爱福州话的乡亲,一块为推广福州话努力。

退休闲暇编字典

王依伯是个老福州,小时候上过几年私塾,读着《三字经》、《弟子规》长大,对传统文化非常热爱。

1996年,王依伯退休,日子一下子闲了,他很不习惯。王依伯发现,身边有许多外地人在福州生活多年,想学福州话,但书店里买不到合适的教材,而不少福州家庭有老人会说福州话,却拦着孩子不准学福州话。王依伯看了很着急,于是萌生了编一本福州话字典的想法。

为了编好字典,王依伯“啃”起厚厚的资料,每周都去福州旧花鸟市场淘旧文本,有灵感时半夜爬起来注音,花了14年时间整理出收录8000多个字、10000多个音的《福州方言字典》。

去年11月,在福建福海文教基金会的帮助下,王依伯自费印刷出书。他在闲暇之余还给童年读物《弟子规》注上福州发音,朗朗上口,邻居亲友的孩子都爱来找王依伯学两句。

开“小灶”教福州话

王依伯的这本字典兼具字音、字画和部首检字法,还对福州话中的文读与白读、福州方言汉字中的本字和俗字做了详细区分。由于王依伯长期积累的学术功底,这本字典还借用了现代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以及国际音标,受到多位福州民俗专家的一致肯定。今年,福州档案馆找到王依伯,永久收藏该字典。

3年来,王依伯在乌山闽都乡学讲习所福州话培训班当一名教师,遇到想学福州话的年轻人,就用自编的字典开起“小灶”。他现在有两个心愿,一是这本《福州方言字典》能正式出版,二是找到志同道合者,一块研究福州话,传承闽音文化。

“拱趴角”期待您加入

看到这么多热爱福州话的乡亲,主持人心里暖洋洋的。咱们推出“拱趴角”栏目,将联系各位福州话达人,一块收集、研究福州话,刻录福州话光盘,力争开班授课,传播闽音文化。

在此,咱做个小广告,如果您对王依伯的《福州方言字典》感兴趣,可致电本报热线968111索要王依伯的联系方式,自行购买;若您愿意为“拱趴角”出谋献策,也欢迎致电968111告诉我们。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