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期作者 凌美
严峰今年35岁,在湖北一医药公司当主管,当年在朋友圈里观念新潮,立志要当“丁克”。如今严峰告诉记者,“以前不想要,现在想要要不到,压力特别大。”据悉,他结婚7年后想要孩子,妻子却因年龄过大遭遇生育困难,辗转求医花费近十万元,至今依然没有结果。(10月26日《长江日报》)
丁克是个舶来词,意为“有双份收入却没有孩子的家庭”。上世纪80年代,“丁克”一词走进中国,在某些人眼里,它意味着新潮、前卫与高品质生活。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很多人回心转意,想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遗憾的是,它却成了奢侈的梦想。
严峰从当初的坚定不移到如今的悔不当初,代表了时下“丁克”的苦恼与困境,也说明“丁克”的生活方式在中国缺乏坚实的土壤,势必“水土不服”。孩子是家庭稳固的强力胶,没有孩子,免去了操劳之苦,却要面对令人芒刺在背的长辈的责难、世俗的议论。更难堪的是,当你准备“悔丁”时,却发现生活跟自己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错过最佳生育年龄。
我们反对“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陈腐观念,社会对“丁克”也越来越宽容,只是那些准备丁克的人们有必要问问自己:你准备好了吗?你真的愿意为了所谓的新潮而放弃享受天伦之乐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