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教育周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福州“藏”着一只“松鼠”
简讯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下一期4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1年11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福州“藏”着一只“松鼠”
小学数学老师卢声怡,是知名科普公益团体“科学松鼠会”的第一名福建成员,他的梦想是,源源不断地培养小“松鼠”,让孩子爱上数学,爱上科学
卢声怡在给孩子们上课(资料图片)
 

N本报记者 李建芳

“像松鼠一样,打开科学的坚硬外壳,让人们领略到科学的美妙。”这句话说的正是国内新锐的科学传播公益团体——科学松鼠会,其“人气蹿红现象”入选2008年度中国十大科普事件。有媒体曾说,“去参加科学松鼠会的活动,已成为京沪两地青年人的新时尚。”

科学松鼠会的成员自称“松鼠”,据其网站介绍,截至目前,科学松鼠会有105名“松鼠”,分布在中国大陆、香港、美国、英国等8个国家和地区。不过,你可能不知道,在福州也藏着一只“松鼠”,这位名叫卢声怡的小学教师,还是福建的第一只“松鼠”……

小学教师怎样变“松鼠”?

科学松鼠会的成员当中大多具有硕士或博士学历,比如科学松鼠会的创始人姬十三,拥有复旦大学神经生物学博士学位。

而卢声怡只是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他怎么就当上了“松鼠”呢?

爱写数学科普故事

36岁的卢声怡今年9月刚刚调到鼓楼区教师进修学校,成为一名专职的数学教研员,在这之前的18年,他一直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一线工作,先后在连江实验小学、鼓楼第一中心小学、达明小学等校任教。由于教学出色,2009年被评为鼓楼区“名师”。

不过,这名数学老师在内心深处,还是一名文艺青年。“在教研活动时,我常常是和语文老师混的。”卢声怡开玩笑说。当他逛书店时,发现书店里适合孩子看的校园故事,“文的太多,理的太少,还有一面墙的作文指导,真要让人流泪”。

他开始尝试结合自己的数学教学实践,写一些有趣的数学科普故事,并向杂志投稿。幸运的是,一投稿就被用上了,“编辑告诉我,现在写科普文章的人太少了。”一直到现在,他还在为四五家杂志写专栏,主要写数学类的少儿科普文章。

“组织”主动找上门

2008年12月,卢声怡开始接触科学松鼠会的网站和论坛。他在这里贴出了自己的一篇作品——《举起脚来》。这篇文章是通过一群师生在讨论“鸡兔同笼题”时的异类思路,使数学变得妙趣横生。起初他只是发在松鼠会的论坛里,得到了网友们的热烈反响。后来,他接到了松鼠会创始人姬十三的短消息,问他有没有兴趣申请加入松鼠会。那时,松鼠会有60多只“松鼠”。

虽然是“组织”主动找上门来,但卢声怡成为“松鼠”的过程一样严格而苛刻。“要提出申请,写一段自我介绍、加入理由,还要回答三个问题,提交一份‘投名状’。”卢声怡告诉记者。在加入理由这一栏,卢声怡是这样写的:“为松鼠会增加一点儿我所能贡献的独特内容,从现在开始培养小松鼠,让松鼠源源不断。”而他的“投名状”,就是他在论坛的成名作《举起脚来》。在提交了这些材料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内部作品审核和评议,以及松鼠会现有成员投票,卢声怡通过了表决,成为一只“松鼠”。

师范中专毕业、进修本科的卢声怡笑称,自己可能是松鼠会中学历最低的一个人。

想让数学变得“美味”

专栏引发网友热捧

“孔老师带着大家玩篮球,学生子路和学生子卢两人比投篮谁投得准。第一次投篮时,子路投球10个,投中6个,投中率60%,子卢投球4个,投中2个,投中率50%。第二次,子路投球20个,投中18个,投中率90%,子卢投球25个,投中数22个,投中率88%。如果把两次投篮合起来,谁的投中率更高?”

有学生大叫:“那还有什么好算的,子卢两次都输给子路,肯定是子路赢。”可孔老师把数字一列出来,却让大家爆出一声惊叹:子路投球30个,投中24个,投中率80%,而子卢投球29个,投中24个,投中率83%。居然是子卢赢了!

这是卢声怡在松鼠会网站发表的《趣味数学故事:投篮高手》中的故事概况。其实,这个故事告诉孩子,百分数之类的比率不能像简单的数字一样相加求和。

在松鼠会网站上,卢声怡给自己设定的签名档是“让数学从小就好玩一点……”在自己的专栏下,他发布了十多篇少儿数学、财商类的科普文章。从今年9月起,他在科学松鼠会、果壳网、虹巴伦三家知名的科普网站同步连载作品《小宝小贝理财记》,通过哥俩理财的小故事,引导孩子学会理财。

有家长在他的文章后面留言说,“如果我女儿的老师能用上这样的故事就好了。”还有网友直接表示,“把你的故事借来我课堂上用用啊。”

展示数学的趣与美

卢声怡说,尽管工作繁忙,但他尽量挤出时间,目前平均每周完成1到2篇少儿科普文章。其实,在松鼠会网站上发表原创文章,网站并不会支付任何稿费;给少儿杂志写专栏,稿费也很低,“一篇一千多字的文章也就几十元。”

既然这样,他为啥还坚持?“就是想让数学变得好玩一点,让数学课堂变得有趣一点。”

为什么多数孩子不喜欢数学?为什么随着年纪增加,孩子越来越害怕数学?为什么即便是成绩比较好的孩子,对数学的兴趣也不浓?在卢声怡看来,除了数学的确比较难之外,“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数学课堂未能尽情展示数学的趣和美。”

科学松鼠会是想告诉世人,“科学很美味”,而卢声怡想告诉孩子们的是——数学很“美味”。

卢声怡专栏

科学松鼠会网站: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author/luscky

虹巴伦少儿科普网站:http://www.hongbalun.com/archives/author/luscky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luscky

博客地址:http://luscky.cersp.net

“海都家长会”讲座预告:

如何让孩子快乐学数学

很多孩子在面对数学题时,绞尽脑汁,满腹牢骚。他们对数学又恨又怕。数学真的这么难学吗?数学真的那么枯燥吗?下周末,“海都家长会”将推出《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奥数》讲座姊妹篇——《如何让孩子快乐学数学》。

讲座嘉宾:卢声怡(知名科普公益团体“科学松鼠会”福州籍会员、福州鼓楼区教学名师、鼓楼区教师进修学校专职教研员)

讲座时间:2011年11月12日(周六)14:30—16:30

适听对象:小学1—6年级学生及家长

讲座地点:待定(家长可拨打968111报名,并留下手机号码,届时将统一短信通知)

特别说明:本讲座为公益讲座,报名登记的读者可自行前往。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