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N07版:文化周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信睿》
《文艺风赏》
□最近一周
《台港文学选刊》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1年11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SOHO小报》到
《信睿》

《信睿》总编许洋
 

《信睿》可以算是文艺类刊物的新军,与这个陌生的刊名相比,前身《SO-HO小报》可能更为一些知识群体所熟知。从潘石屹公司的企业刊物赠阅的《SOHO小报》到中信集团主办公开发行的《信睿》,总编许洋沿袭着一贯的人文思想气质和风格,让这本杂志变得新锐起来。

许洋其实不算是杂志圈的人,他说,“也许正因如此,才有一种无知者无畏,敢于用完全不同于行规的手法去操作它。”

《信睿》已经出了10期,实际印数超过8万(杂志圈流行“号称印数”,一般号称印数是实际印数后面加个零),幸运的是它根本没有财务上的问题,“在8万的量中,中信集团的高端客户订阅超过一半,我们反而最早摆脱了财务问题,可以专注于内容本身”。

《信睿》的特质许洋总结为“比较超越”,“内容有意和现实保持一些距离,因为传媒业的发达,我们感到每天都有大量的信息和事件在淹没着我们,左右着我们的情绪、判断和选择,但我们陷入这么海量的信息究竟有什么用?很多事情在当时似乎是天大的事情,但也许仅仅过去一两个月,你连当事人的名字都想不起来了。所以我们想表达的是,生活不仅仅是让人晕头转向的信息和事件,在这些表象背后,其实还有更坚实的生活的道理。”

很多人喜欢用“回归”这个词,但许洋则觉得这只是某些人头脑中的一厢情愿,“时代总是被多数人推着向前走的,未来我感觉众声喧哗的局面还会不断加强。但依然会有人坚持一种安静的、不向现实妥协的态度,也许多少年以后,人们会发现这种声音是可以穿透时间存留下来的,不是一阵泡沫之后消失掉的。”

老牌纯文学期刊的尴尬众所周知,而新文艺杂志又大模大样地在复古,许洋说,下周英国老牌文学刊物《GRANTA》团队要来北京找我们一起探讨的也是这个问题。记得年初我读李洁非的《解读延安》,里面从政治的角度探讨五四和延安两个时期,中国的文化精英和政治精英对推动文艺走进大众的努力。这其实可能是一个关于文艺本质的问题,就是说,文艺有没有独立思考和探索的空间?是不是只有和大众结合才是有价值的,或者是政治正确的。如果单纯从资本驱动角度看,当然市场越大越好。《最小说》可能还不是最大的,上世纪90年代的《故事会》和火车站一带流行的杂志《佛山文艺》发行据说都超过百万,目前的网络和手机小说的读者上亿。但文化市场和其他产品一样,也应该是细分的,有人是用来消费的,有人是用来滋润或提升精神享受的,应该兼顾到各类人群,包括有人去专注迎合少数人口味的市场,如果这样看,就不会把发行量作为单一的评价指标了。

许洋并不觉得文学杂志市场膨胀,相比形形色色的时尚、娱乐、财富杂志,文学杂志数量少得可怜。在一个资讯、娱乐和科技越来越发达的时代,文学刊物就不应该占据主流位置,这是一个正常现象。“拿传统文学期刊和新兴文艺刊物比较,我觉得它们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竞争,一个依附于权力,一个依附于资本,或者说一个依然秉承‘文艺为政治服务’,一个追求文艺为资本和市场服务。传统期刊你不用为它担心,未来它们会得到来自政府的支持,一样会活得很好。”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