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和讯 新华网
本报讯 因六大央行联合救市,美元遭受市场抛售,近两个交易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已升值234个基点。但在贬值预期及购汇压力下,12月1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高开低走,盘中一度触及跌停。周五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因美元供给不足封于日内交易区间下限。
据路透社消息,北京时间12月2日11时27分,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报6.3627元,较上日6.3635元的收盘价上涨,但按与中间价上下千分之五的波动幅度计算,6.3627元是昨日人民币跌停价。
解读
分析人士认为此现象说明人民币贬值预期出现,所谓跌停是因为央行给人民币的定价较高,加之中国近期经济形势并不乐观,而美元表现并不强势,所以导致人民币即期汇率跌停。
香港金融管理局表示,9月份通过跨境贸易结算净流出香港的人民币资金达到人民币195亿元,10月份人民币资金继续外流,香港的人民币存款规模小幅下降。最近2个月,海外企业越来越多地使用人民币完成其在内地的采购交易,以抓住离岸人民币汇率下跌的大好时机。香港时富金融分析师认为,此次人民币向内地回流,是由于人民币的升值预期不被看好。
安邦咨询分析师指出,如果市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失去信心,如果金融资本开始大量流出中国,如果中国的投资环境恶化导致外商纷纷撤资,一旦上述不利因素集中出现,人民币完全可能开启长期贬值的阶段。
从目前形势来看,影响人民币升值的不利因素逐渐清晰:一是投资环境开始出现问题;二是国内外资本担心中国的金融体系会出问题,不少外资开始看空今后的中国市场,纷纷撤离;三是制造业营商成本大幅上升,这也是投资环境恶化的表现。
市场近期的变化,都令人担忧人民币升值的趋势被逆转,如果人民币的贬值从波动变成了贬值的长期趋势,将对中国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