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P04版:莆田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绣男”欲绣全国最大十字绣
监控不管用护栏上场
高楼夹缝中站着八旬“代写”翁
小车霸站公交有站难停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12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即将消失的老行当
高楼夹缝中站着八旬“代写”翁

李老说,守着摊子是让自己有事可做
 

N本报记者 黄凌燕 文/图

本报讯 寒风萧瑟,一名八旬老翁独自站立在街头,摆摊为人“代写书信”。街前人来人往,摊前无人问津。老人告诉记者,他经常苦等一天,却没有接到一单生意。

两张旧办公桌拼成写字台,墙上挂着一块漆成黄色的铁皮牌子,上面写着“代写书信”及联系电话。老人的摊子夹在涵江前街闹市两栋高楼中间。闹市车水马龙,人声鼎沸似乎与他毫不相干,他在一张红纸上挥毫洒墨,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

老人名叫李光正,今年81岁,是涵江区保尾人。在从事“代写书信”这个行当前,他是一名人民教师,有30多年的教龄。

“我是闲不住的人,当时我觉得代人写信这活,我也会做,于是就产生了摆摊的念头。”老人告诉记者,1993年时他只在家里写,由亲戚朋友介绍顾客。年景最好的是在十年前,那时候前来找他写信的络绎不绝。为方便顾客来访,他在街边摆了摊子。

老人自豪地说,他是厦门大学毕业的,懂英文,这让他在同行中独具优势,许多人慕名而来让他代写给国外的信件。那时候,他写的信还寄往印尼、新加坡等地区。为了提高水平,他还经常前往邮电局偷学各国信封的写法。

“最初写封信3~5元,后来提高到8~10元。”老人笑着说,每封信还要参考内容和长短收取报酬,价格不等。

随着网络发达,后来写信的人越来越少。老人不得不“拓宽”业务,开始代人书写协议、诉状、报告等公文。“写公文是自学成材的,都是读过书的人,看着书就懂得格式怎么写。”老人说,自己小时候读过私塾,写得一手好看的毛笔字,为此他还替人写楹联。

“现在不行了,很多人上网下载公文范文,不再需要代写,替人写楹联的生意也做不动了!”老人说,他明白“代写书信”是过时的行业,但他还会继续守候摊子。他告诉记者:“目前,我的身体也不好,等到哪天我写不动了,我就考虑退休。”

 
3上一篇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