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6版:特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坑爹的食品 救药是重典
2011国内备忘
新闻搜索: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1年12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坑爹的食品 救药是重典
            成牛肉耶!
地沟油 图片/《新周刊》
 

亲,本店健美猪迎新年冲冠特价哦!经过十八道检验!绝对名牌正品!前1000 名送牛肉膏哦!可以把猪肉DIY(制作)送深圳机关食堂特供食用油!亲,全部包邮哦!

——海都网友秋澄

N本版撰文 郭寿权 谢秋莲

2011年9月19日,袁隆平指导的超级稻试验田亩产达到926.6公斤,创下新高。这一年,我国食品业另一“科研”领域也“成绩斐然”:皮革奶、瘦肉精、地沟油、塑化剂、膨大剂、染色馒头、牛肉膏、毒豆芽、一滴香……种类上,只有咱们想不到;产量上,没有他们做不到。对于愈演愈烈的食品安全问题,相关部门今年加大了打击力度,但是,情况仍不容乐观。

强震“健美猪”

盘点

3月15日,央视特别节目《“健美猪”真相》曝光,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双汇集团宣称“十八道检验、十八个放心”,但河南孟州等地添加“瘦肉精”养殖的有毒生猪却大摇大摆流入双汇。这一报道带来的震撼,不亚于当年的三鹿毒奶粉。

此后数月,染色馒头、牛肉膏、膨大剂等又次第登场。到了12月,蒙牛等乳企压轴,“牛奶检出极强制癌物”成了贺岁恐怖片。于是,有网友调侃,在各种合法不合法的食品添加剂喂养下,中国人已成为世界上生命力最强的生物,每个中国人拍扁了,就是一张现成的化学元素周期表。

进展

4月底5月初,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两次指出,食品非法添加危害性大,要“重典治乱”。

8月底,来自公安部的消息称,自3月开始打击“瘦肉精”犯罪破案会战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案件12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989人,收缴“瘦肉精”2.5吨。

12月,工信部等六部委祭出瘦肉精“封杀令”,自今年12月5日起在我国境内禁止生产和销售瘦肉精原料莱克多巴胺。

■本报特邀专家吴木銮(香港城市大学高级副研究员、博士)

解码:应该强化食品执法队伍

食品安全极端事件频发,忙于谴责商人的良心是没用的。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是监管力度不足。而监管不足中又有两个问题:一个是政府监管不力,目前地方政府的发展观大多还停留在重数据不重民生质量的层面,为了GDP,为了税收,政府就容易成为奸商的同谋;二是政府的监管力量不足,一线的执法人员太少。在中国,办公室的官员很多,但真正在一线办事的执法人员太少。

无奈“地沟油”

盘点

曾经有专家断言因为技术制约而“不可能流向餐桌”的地沟油,这一年经官方公布的诸多案例证实,不仅流向了百姓餐桌,而且流得浩浩荡荡,“全国所有地区无一幸免”。据全国粮油标准化委员会油料和油脂工作组组长何东平估计,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万~300万吨。而肮脏发臭的地沟油经过精炼,竟然符合我国现有的食用油国家标准。

公安部公布的案例中,竟有正规粮油企业以植物油的名义销售地沟油,且产销网络涉及多省。深圳警方更发布了一条“地沟油甚至流入政府机关食堂”的消息。一些人对官员“后天下之地沟油而地沟油”表示“幸灾乐祸”,但更多的则是越加焦虑。

进展

9月与10月,卫生部两次征集鉴别“地沟油”检验方法,至今还“没找到北”。

12月公安部发布消息,从8月底至12月初,全国公安机关共查破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案件120余起,涉案油品达6万吨。

■本报特邀专家吴木銮(香港城市大学高级副研究员、博士)

解码:不妨采取拿来主义

有餐馆就有泔水,地沟油如何变废为宝是每个国家都会遇到的问题。地沟油大规模重回餐桌,说明中国目前在处理这个问题上摸错了方向。关键在于斩断利益链条,并让泔水真正有处可去。我们不妨采取拿来主义,发达国家已有不少先进管理经验:如给泔水建立身份证、监督其流向,如给予合法变废为宝、将泔水炼为柴油的公司补贴。

焦虑标准之争

盘点

今年以来,食品国家标准引发的争议屡见不鲜。在诸多知名品牌速冻水饺陷落“金黄色葡萄球菌门”后,新版速冻面米制品国标中将这一项目从“不得检出”改成“限量检出”,让众多消费者质疑标准“开倒车”。乳制品新国标更受人关注。生乳新国标中,蛋白质含量由旧版国标中的2.95%降到了2.8%,每毫升中菌落总数标准也由原来的50万上升到了200万。中国乳制品新国标也因此被业内人士称为“全球最低”。11月28日,《人民日报》刊文曝出乳品新国标是由国内三家乳企巨头起草的内幕,更是引爆了“新国标被大企业绑架”的质疑。

进展

对于新国标倒退及绑架说,卫生部专家回应称,新国标更加科学合理,并没有降低要求,也未被大企业“绑架”。

12月23日,卫生部公布《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等16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本报特邀专家王成栋(中国政法大学行政法专家、教授)

解码:不能将上帝当老鼠

食品国标是否被绑架,目前并没有证据。但一个标准广受质疑,不是标准有问题,就是标准的制定过程有问题。目前来看,首先是标准制定过程不透明,专家们高高在上,没有做充分的科普,标准没问题也会被认为有问题。有一种观点认为,标准不能定太高,否则会不利于食品行业的发展,甚至造成普遍违法、法不责众的现象。其实这些都是推脱之词,低标准只会让行业水准越来越低。不能把自己的国人当成小白鼠。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