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今日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开票报销行贿款”暴露的不仅是贪婪
“曲线回家”考验谁的智慧?
多少城市得把“挖”作为年度汉字
□读者反馈
让孩子学点“洒扫应对”又何妨
“量化征婚”
网友说话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1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读者来信
多少城市得把“挖”作为年度汉字

 

N吴杭民

武汉因为大搞建设,全市有5000多个工地遍地开花,交通堵塞,到处都是扬尘,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有了一个外号,叫“满城挖”。近日阮成发接受采访时,有记者请他概括武汉的2011年年度汉字,他选择了“挖”。(近日中广网)

武汉市委书记对“挖”字情有独钟,该喜还是忧?全市5000多个建设工地遍地开花,又是怎样一幅景象?不是身临其境,恐怕难以体会个中滋味。

如今的城市建设,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放眼都是红色“拆”字,这也成为诸多城市一道风景线。拆了建,建了拆,折腾得不亦乐乎。城市建设,难道非得“拆”字当头吗?

这让人想起上海世博会,它已落幕,但它最大的一个特色,一直为上海市民津津乐道,就是不“拆”却“留”,整整少拆迁1万户人家,以尽量少影响居民。

由此可见,城市建设与改造,并非只有大拆大建、大迁大挖这“华山一条路”。关键还在于当政者的思维——少扰民,提高城市建设的技术含量。

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曾表示,我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使用了世界上40%的水泥、钢筋,建筑平均寿命却只能维持25~30年。有专家感慨:“我们有5000年的历史,却少有50年的建筑”。由此及彼,有多少城市得把“挖”作为年度汉字?在这个问题上,武汉市只是明说而已,那些偷偷地强拆不断的城市,还有多少?

 
3上一篇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