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赵勇
最近,全国政协委员叶乔波等12名委员关于减少交通事故与违法的提案得到公安部回复。公安部已着手修改机动车驾驶证和使用规范,核心举措是通过提高计分值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酒后驾车,在高速公路上倒车、逆行、掉头,使用伪造、变造机动车牌证3种违法行为,由一次记6分调整为记12分。(1月9日中广网)
对很多开车人来说,扣分是远比罚款更有震慑力的处罚,几百块的罚款很多人不在乎,但一旦扣分扣得驾照被吊销了,则是他们不可承受之重。此次公安部拟修改机动车驾驶证和使用规范,以大幅提高计分值为核心举措,可谓号准了脉。
遏制交通违法行为,通过什么方式提高处罚力度?很多人认为应加大罚款力度,也有人认为应强调使用非经济处罚手段。此次公安部倾向于“提高计分值”,不仅平息以上争议,而且引导处罚手段逐步走出罚款思维。
罚款对开车人来说,其效果因穷富而各异,很多人屡屡交通违法,就是因为“罚得起”的心态在作祟。提高计分值,让违法者付出不能以金钱来“摆平”的代价,使他们对法律法规产生敬畏,而不是在罚款与违法之间计算成本。长期以来,在交通违法领域,罚款都是重要的处罚手段,这易滋生“执法经济”。
违法处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无差别性”,相对于效果因人而异的罚款,非经济处罚手段显然更能实现着这个效果,此次公安部通过提高计分值来遏制交通违法,可谓一个不错的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