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本报报道,本报前几日报道的福州动感形象沙龙洗头要收1元毛巾消毒费一事,引发市民关注,不少市民致电本报968111反映,福州不少理发店都存在该做法。记者调查发现,使用收费消毒毛巾,不仅能为理发店省下洗涤毛巾的人工、水电、设备、洗剂原料等成本,每条还能赚0.2元,客流量大的店一年利润能多出10万元。有关部门提醒若强制消费消毒毛巾,消费者可投诉。
一抹浅紫:收费毛巾能够风行,和众多消费者爱面子懒得较真的态度也不无关系。
据本报报道,近日上午,福州仓山区一工厂着火,一度威胁到附近的两家老人福利院,18部消防车、100多名消防官兵赶到火场扑救。本报摄影记者前往事发现场采访报道时,被一名穿蓝色夹克戴太阳帽的不明身份的年轻人袭击。该男子突然冲出来,蛮横地阻挠威胁不准拍摄,想要抢夺记者的相机,不成后,又乘记者不注意飞脚袭击,幸好附近有民警执勤,这才悻悻而退。他为何要干扰记者采访,原因不明。
寒江雪:被飞踹偷袭的不仅是记者,还有正当的新闻采访权以及市民的知情权。
据本报报道,牛奶配送员“消失”10天,订户无奈被“断奶”。近日福州鼓楼区秀冶里沿河2号的部分长富牛奶订户向本报反映,自去年底以来,他们订的牛奶就不再给配送了,配送员的手机“已关机”。这些订户说,这是由于配送员跑了,所以就“断奶”了。该配送员所属经销站点称,绝对没有配送员“逃跑”一说,该配送员出了点事故,人在医院,所以联系不上,他们已经着手解决牛奶的配送问题。
观海:如此怠慢订奶户,岂不是在逼人家拿脚投票?真不知这是谁在给谁“断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