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欧阳进权 文/图
本报讯 看上去是黑椒牛排,吃起来也很像,却是谷物做的;看上去是皮蛋,实际上是蘑菇……
昨日,一场素食业文化交流会在福州西湖公园湖畔举行,各式各样的素食一起亮相。
各种长得像肉、鱼,以及烤鸭的菜品,用的食材其实不含肉,而是水果、蔬菜、豆类、谷物、种子和坚果等植物类食材。
来自台湾莲花阁茶艺养生馆的林先生说,现在不仅产自福建的有机食材被摆上了餐桌,不少食材来自云南甚至是台湾。
记者从该交流会获悉,以往市民热衷于吃肉,现在观念发生了一些变化,福州的素食店因此越来越多,一些酒楼也兼办素食宴席。
很多人所不知道的是,11月25日是国际素食日,源自1986年印度的一个节日,原来叫“世界无肉日”,这一天各地许多屠房停宰、饭堂医院监狱等会供应全素食品。实际上从人类进化史、人体的消化结构等方面看,人类属于杂食动物,饮食的荤素黄金比例应该为1∶7,即1分荤7分素。
记者还了解到,由于不少素食用到了谷物,食客比较容易吃饱,点餐可以适当减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