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陈盛钟 马俊杰 文/图
本报讯 “一到大雨天,我就怕屋后面的斜坡倒下来把房子给埋了,经常一夜要起来看好几次,睡也睡不着。”这几天,莆田接连阴雨天气,城厢区龙桥街道诗山村村民翁金森和老伴坐立难安。翁金森的家正好位于地质灾害危险区,几年来,自家屋后的泥土坡一直威胁着他家的两层楼房和五口人的安全。而记者昨天调查发现,在诗山村,还有好几户人家也处于与老翁家一样的危险境地。
房屋属土木结构,遇暴雨很容易倒塌
地处凤凰山半山腰的诗山村背山面水,全村共有50多户人家,200多人,是城厢区重点地质灾害区之一。近年来,诗山村周边多次发生小型滑坡,村中许多房屋受到了损坏。记者在诗山村见到了很多面“地质灾害危险区 请注意安全”的告示牌,村中多数房屋属土木结构,穿行村中,可以清楚看到不少房屋的墙体上有因地质灾害导致整体滑坡造成的裂缝,有的墙体已倒塌,部分地面已经开裂、塌陷。
龙桥社区居委会主任肖秋生告诉记者,诗山村所处的位置为顺向坡,坡度较大,在降雨等因素作用下,容易导致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加上村里大部分房屋都建在陡坡上,房后高度达5到10米,长时间的暴雨及连续降雨天,土壤含水饱和,容易加剧诱发地质灾害,防治难度大,潜在的危险性很大。
采访中,当地村民郑先生介绍说,因为存在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隐患,如今村里的大部分人家都已搬离了这里,他们有的人在附近的社区买了新房子,有的人租房子住,有的人则借住在亲戚那里,只有大约15户人家还居住在村里。
留守村民自称,买不起城里的房子
翁金森一家就是诗山村的一户“留守人家”。今年71岁的老翁是一名退休职工,他的房子是一幢两层的土坯房,建于上世纪70年代。昨日上午,记者在翁金森家看到,他家屋后山坡上的一大片土方已经滚落到房屋地基旁,将排水沟完全埋住,悬崖上的两块大石头突兀地呈现在眼前,摇摇欲坠,让人看了十分惊心。
“我们全家五口人,除了我的退休金,只靠儿子和儿媳在工厂打工挣钱过日子,根本没有多余的钱到城里买房子。”翁金森介绍说,其实早在2007年,他家就已经搬离过一次,那时,龙桥社区组织居住在危险地带的村民撤离,还给了他家5个月的租房补贴。包括他在内,当时诗山村共有3户搬离的村民得到了租房补贴。不过,后来这个补贴取消了。3年后,由于经济压力,翁金森一家人从城区的出租房搬回到诗山村。
居委会主任:改造时有人要价高
记者在一份题为《龙桥街道办事处地质灾害点群众安全转移预案》的文件中看到,龙桥街道尚有14处地质灾害点威胁着44户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从区域地质环境条件上分析,该地地质条件差,地形陡峻、分割强烈、沟谷发育,强降雨和台风暴雨季节经常会诱发地质灾害。
龙桥社区居委会主任肖秋生介绍,每遇暴雨,他们就严格按照预案要求,逐户转移受灾群众,不过最终要解决山体滑坡问题,还是只能进行旧村改造。而其实,早在几年前,居委会就向上面打报告,要求对诗山村进行整体改造,当时规划部门还专门进行过规划。由于诗山村地处山坳,开发价值不大,没有开发商愿意接手,只能由居委会牵手组织实施,但是在丈量房屋时就遇到了阻力,有四五户人家漫天要价,致使工程无法继续开展。不过,如果村民们意见能达成一致的话,社区方面还是会考虑再次启动改造项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