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刘龙海
上周四,本报《财智周刊》推出了关于券商定增理财产品的报道,不少读者表示十分喜欢这类理财产品。
但是他们同时有一点担心:万一上市公司定增份额过了封锁期,股价还跌破定增价,自己所买的券商定增理财产品很可能面临亏损。以上担心并非是多余的,虽然定增产品获利的机会比较大,但也存在相应的风险,如果券商所认购定增份额的上市公司表现不给力,定增产品也将被殃及。在资本市场中,也不乏这样的案例。统计数据显示,至去年第三季度,阳光私募推出的定向增发理财产品有八成是亏损的。
因此,理财师提醒,投资者在购买券商定增理财产品后,虽然持有期间不能提前赎回,但也不能因此将其抛在一边,不管不顾,而要跟踪券商所参与定增的上市公司,然后根据市场行情,采取相应的政策。
根据理财师的建议,经过长期跟踪上市公司的运行和发展状况,了解其相关业绩后,投资者可准备相应的资金,发现股价跌破定增价格,尤其是在破发情况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可逢低买进股票。“到了解禁期,原来定增的份额可上市买卖,对于股价严重跌破定增价格的公司来说,买这些股票往往存在一些获利机会。”一家国有银行福建省分行理财师林先生说。
另外,林先生建议,对券商定增理财产品把握不准的投资者就不必选这类产品,可直接寻找一些股价跌破定增价格的上市公司,长期跟踪,找到业绩良好的公司,并伺机出手,从中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