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据新华社
“当前高等教育财政拨款的计算方法、分配结果、使用情况等标准和数据公开程度不够,使得拨款的使用效益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考核,程序的正当性和公平性也受到质疑。”全国人大代表、湘潭大学校长罗和安对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方式、方法提出建议:应建立高等教育财政拨款的公共查询系统,进一步提升其公开性与透明度。
罗和安认为,我国高等教育政府财政拨款是高校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政府根据何种标准、采取什么方式向学校拨款,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办学公平和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
“拨款程序不完善,拨款过程及结果极易受‘人为因素’的左右。”罗和安认为,当前国家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机构是纯粹的官方部门,其人员均为政府官员,整个操作程序是政府“领导”下的直接划拨模式而非政府“指导”下的独立运作。由于缺乏大学和社会的共同参与,政府的高等教育预算编制不能及时地体现高等学校的实际办学需求和社会需要。拨款额度取决于财政统筹能力,拨款行为往往成为政府的“单方行为”。另一方面,由于缺乏专门的“中介”拨款机构,财政拨款特别是“项目支出预算”极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教育经费之争与学校的声誉、与是否属于重点大学密切相关,与学校的运作和公关有很大关系,使得拨款过程及结果的正当性和公平性备受质疑。
罗和安认为财政拨款的过程监督和结果监督较弱,经费使用效益得不到保障。
罗和安建议,建立高等教育财政拨款的公共查询系统,允许高等学校和社会各界自由查询财政拨款的分配结果、使用进度、使用结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