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汽车周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三大途径让你车内“小清新”
长城汽车风骏皮卡,品质铸就领袖传奇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2年3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福州车内空气污染大调查55%的车主感觉车内有异味,只有9%的车主认为车内空气质量“没问题”
三大途径让你车内“小清新”

 

N本报记者 陈文华 张超晖 文/图

连日来,《汽车周刊》联合海都车网auto.nhaidu.com,通过报纸和官方微博,以及福建福宝车主现场调查等形式,对福州车主进行“车内空气质量”大调查,共收到有效样本117个。

调查显示:九成车主希望此次车内空气质量标准能够上升为国家强制性标准,而超过一半的车主认为自己的车内有异味。车内异味如何消除?本报邀请省疾控中心卫生检验所林主任,为大家介绍告别车内空气污染的三大途径。

车内空气质量达标?仅9%车主认可

本次调查样本中,男女车主比例为7∶3;25岁以下占5%,25~35岁占40%,35岁以上占55%;私家车使用年限,不到1年的占36%,1~3年的占45%,3年以上的占19%;私家车行驶公里数,5万公里以下的占65%,5万~10万公里的占26%,10万公里以上的占9%。

洗车周期,一周一次的占45%,两周一次的占36%,一个月一次的占18%,记者发现,甚至有几位车主最近一次洗车时间在两个多月以前。

几乎每位车主在买到新车之后都会进行二次装修,82%的车主会加装脚垫,36%的车主会更换坐椅套,9%的车主会更换方向盘套,64%的车主会使用小挂件来装饰自己的爱车。装饰物的材料,大多数车主会选择真皮或织绒布……这些其实都为车内污染提供了条件。

开车时抽烟的占15%,多属于男性;吃零食的占18%,多属于女性;开车时打电话的比例最高,达到55%。

开车是否会开窗通风,选择“经常会”的占73%,选择“只有春秋季节会”的占9%,选择“一般不会”的占18%。

觉得自己车内空气很难闻的占9%,多属于一年以内的新车;觉得车内有点味道的占55%;偶尔觉得车内空气不好的占27%;只有9%的车主认为自己的车内没什么味道。

只有9%的车主认为自己的车内空气质量达标,36%的车主认为自己的车内空气质量不达标,55%的车主对车内空气质量标准不了解。说明超过半数的车主对车内空气质量不是很重视。

对于如何去除车内异味,100%的车主选择“时常通风”,55%的车主知道用“活性炭”,18%的车主选择“空气净化器”,36%的车主则认为“香水”和“茶叶梗”对去除车内异味有用,其实这是个误区。

90%的车主希望车内空气质量标准能上升为强制性标准,如果非强制将和室内空气标准一样,收效甚微;所有车主都希望此次标准的出台,能够提高汽车厂家的用料标准,改善新车车内空气质量;73%的车主希望能促进车内空气净化技术的提升及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最有效——通风控制

省疾控中心卫生检验所林主任介绍说,由于福州夏季时间跨度较长,气候炎热,车主开车时都喜欢关闭车窗享受冷气;而冬春季又比较寒冷,潮湿多雨,车主同样喜欢关上车窗打开暖气,而且可以避开风雨的骚扰。车主关窗远比开窗的时间多,且这一现象越在高端车表现得越为明显。

林主任表示,车主喜欢关窗开空调的习惯不是很好,条件允许下还是得经常开窗通通风。尤其是驾驶新车的最初几个月应时常开窗通风,增加车内空气流通,加速有害气体挥发,并尽可能少使用空调。

如果长途驾驶,应每隔1个小时打开一次车窗对流。即使是开着空调,也可以把两边的车窗降下几厘米,有天窗的车型将天窗打开一个缝隙。建议车主加装雨遮,这样下小雨时也可以将车窗打开一点儿,使得空气流通。

如果气候不允许,必须关严窗户的话,那么可以交替使用空调的内/外循环,这样温度和新鲜空气兼得。建议大家在环境比较好的路面上,如果不开窗,一定要使用外循环。虽说外循环的循环周期比较长,但总比内循环“捂着”要强多了。

林主任谈到,相对于国内大多数城市,福州的空气质量还是很好的,经常开窗呼吸下新鲜空气绝对有利于身心健康。当然,如果遇到红灯需要停车,可以关上车窗,避免汽车尾气的侵袭。

最治本——污染源控制

林主任介绍说,车内空气污染主要来源于汽车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皮革、塑料制品和黏合剂的内饰件,以及购得新车后进行二次装修的材料。当然,汽车排放的污染物进入车体,以及车内生物污染产生的细菌、病毒等也是车内污染的来源。有些车主喜欢在车内摆放一些毛绒玩具、靠垫、香水等,如果是劣质商品也会使车内空气污染更加严重。

因此,慎重选择车辆内饰,尽量避开以上车内污染来源,就会让自己的爱车内空气清新。林主任提到,新车购买后的装修要慎重,必须装修的也要选择质量较好的、少污染的材料。新购买的车内座套等纺织品使用前要保持清洁。

同时,还要养成定期洗车的习惯,进行车内清洁吸尘,有条件的话也可以做做车内桑拿,进行消毒杀菌。

林主任特别强调,许多车主都只注意看得见的脏、嗅得到的臭,其实看不到的、嗅不到的也有污染物,比如汽车空调管道。空调管道附着大量的微生物和化学性有害物质,对车内人员的身体健康带来隐患。每年最好都要清洗一次空调管道,尤其是夏天到来之前。

另外,车主在车内也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如不要抽烟、少吃零食,不要在空调车内小憩等等。

最直接——净化处理

据介绍,目前车内净化处理大致有活性炭、空气清新机(剂)、甲醛清除剂、杀菌剂、紫外线灯、负氧离子发生器、光触媒、植物等多种办法。

林主任认为,这些车内净化装置肯定是对净化车内空气有用的,但有的只是对于单一污染物有用,如甲醛清除剂、活性炭等,同时也要注意进行优劣鉴别,不好的空气清新剂可能会造成二次污染。他说,相对来讲,光触媒产品是目前最有效的空气净化手段之一。

另外,林主任建议大家尽量不要使用劣质香水,香水只是掩盖了车内异味,能否净化空气尚无法确认。对于茶叶梗,林主任也认为目前不能确定其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

如果车内异味过大或驾车后明显感到身体不适,应考虑到有国家认证资质的检测机构对车内空气质量进行检测,同时孕妇和过敏体质者尽量不要乘坐异味过重的新车。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