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9版:社区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我们在春天种下希望
很牛的弓?错,是真牛的弓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2年3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福州地名的由来”之牛弓街
很牛的弓?错,是真牛的弓

位于牛弓街上的这座大宅子,据说是星闽日报社旧址
 

N栏目主持 苏燕梅

昨日下午,主持人和老福州齐先生在福州中平路寻访老地名时,一位老依伯向主持人推荐了牛弓街,主持人当即决定实地探访。于是,主持人和齐先生骑着自行车,在中平路、大民路附近转了一大圈,但没有找到。就在主持人怀疑牛弓街是否还存在时,偶遇林先生,他指了一下路边的一条小巷,主持人顿时有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牛弓街”的巷口是一间民房,往前走上几米,就看到一座粉刷一新的大宅子,宅子没有门牌。附近一老街坊说,宅子的主人可是大名鼎鼎的万金油大王胡文虎,他的女儿把这里重修了,想作为胡文虎的纪念馆。

齐先生查找了相关的文献,发现上世纪40年代,爱国侨领胡文虎创办《星闽日报》,社址就设在牛弓街19号。郑书祥任总编辑,为民喉舌,主持正义,一直坚持到福州解放时由福建省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改名《新闽日报》,于1949年9月21日恢复出版。1950年10月停刊。

关于牛弓街的来历,这位老街坊说,这里以前专门制作和出售弹棉工具上的弹弓。以前,在福州都是手工弹棉,需要大量弹弓。这里开了很多专门制作和出售弹弓的店铺,生意都不错。由于当时的弹弓是抽取牛脚筋制作的,一般称之为“牛弓”,牛弓街因此而得名。这位老街坊说,后来机器弹棉逐渐取代了手工弹棉,弹弓也就没人生产了。“文革”期间,这里曾改名为“爱民五路”,当地人不怎么接受这个地名,又改回了“牛弓街”。

感谢福州齐先生拨打968111提供新闻线索,奖50元

 
3上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