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P05版:莆田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农场”霸路行人无路可走
□简讯
百岁革命遗孀喜认“五子”
非法占林地获刑
广场草坪频受害绿地成“秃顶”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3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她的丈夫是大洋乡最早的地下党之一,她一直默默地支持丈夫的革命事业;这两天,老人迎来了一件喜事
百岁革命遗孀喜认“五子”

 

N本报记者 李伟强

本报讯 七十几年前,丈夫一心投入游击队工作,郑永福妹默默支持丈夫三十多年。上世纪90年代,她被定为老游击队员遗孀,生活艰难。莆田涵江公安分局大洋乡民警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一直在帮助老人。近日,民警专门给老人家送去身份证、户口簿和礼品,100岁的郑永福妹特别高兴,认派出所五个民警为干儿子。

“后勤保障部队”

莆田大洋乡位于莆田、永泰、福清交界处,曾是南方8省15个红色游击区之一,也是莆田最早的革命根据地之一。大洋乡莲峰村村民郑永福妹的丈夫陈国钦是大洋乡最早的地下党工作者之一,1936年,中共福莆永第一党支部成立,陈国钦任支委、通讯员。

为了方便工作的开展,陈国钦把家当做革命同志的联络地点,经常有同志上门谈工作。郑永福妹就主动负责同志们的饮食起居,甚至还帮其他同志洗衣服,为同志们的革命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每当民警到家中看望她时,她都会跟民警讲起革命往事。

丈夫陈国钦作为通讯员,要在大洋乡联络其他人员搞地下活动,“当时都是靠步行,一出门就是几天,”郑永福妹介绍,丈夫外出后,她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但她任劳任怨,默默支持丈夫的革命工作,从未有一句怨言。

民警上门当“儿子”

“历任派出所民警都会利用休息时间,到老人家中慰问,帮她解决实际问题”。1970年丈夫去世,上世纪90年代,郑永福妹被定为老游击队员遗孀,每月享受50元的优抚费,家中还有3个儿子,生活相当艰难。此后,涵江公安分局大洋乡派出所历任民警都会利用休息时间去看望老人家,帮忙解决实际问题。2003年,莆田市区划调整后,大洋派出所民警从原莆田县公安局民警手中传承此项优良传统。

今年,民警在开展“三访三评”活动中,发现老人家的身份证还未更新,于是,民警就带上电脑和照相机,到郑永福妹家中帮她办理二代身份证。

近日,民警专程开车给郑永福妹带去身份证及生活用品。

郑永福妹老人虽年事已高,双目失明,但其身体依旧健朗,双耳能详。“对上门慰问的民警,她总是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嘘寒问暖,”民警李权告诉记者,就在民警给老人家送证的那天,老人家特别高兴,认所里五位民警为干儿子,“临走前,还特别嘱咐我们11月要到家里陪她过100岁生日,”今年11月,郑永福妹将要过她的百岁生日,她希望五个“儿子”都到家中,一起庆祝。

 
3上一篇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