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担任了文津图书奖的评委,一些非虚构的文学作品受到特别的关注,比如《巨流河》、《寻路中国》,还有《中国在梁庄》、《甘南纪事》,但我们在关注虚构作品时也发现小说家们已经跳过了所谓热点题材,比如农民进城的故事曾经是热点,但在今天作家们更多地关照到了民族的精神、民族的兴盛,比如贾平凹的《古炉》,写上世纪60年代中国西部一个小村子里最普通的中国人在那个年代的精神秘密;比如王安忆的《天香》,则向历史文化的纵深思考,如果说《长恨歌》是上海的今生,那么《天香》则是上海的前世……历史性的文化寻根可能伴随作家的终生。在这个背景下如何看福建的文学。文学怎么表现,文学的文化含量在哪,文化信息和它背后底蕴所包含的文化符号绝对是文学作品的评价的要素。
福建的文化底蕴深厚,但文化潜力挖掘还不够,真正从人文血肉、人文根系这个角度上说还没出现太大的作品。福建有很多优秀的批评家,也有很有特色的诗人,但大型、重型的小说作品福建还不是特别强,当福建作家和福建文化的脉络融汇上,也许会有更为厚重的作品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