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宋晖
4月,原本虹影会来到福州参加由本报与《中篇小说选刊》杂志社举办的“中国文学论坛”,由于事先早已定了出行计划,福州未能成行,但虹影还是以这样的方式与读者互动。
从当年的《饥饿的女儿》到如今的《小小姑娘》,虹影一直是那个率真的虹影,只是当时悲伤,如今沉静。重写往事,虹影说,“女儿教会了我温柔,母亲教会了我坚强,而时间让我学会了宽容和原谅。”
几个关键词
@李元胜:您这本新书的海报上用了一张头顶苹果的照片,你说那苹果是代表着自由,您怎么理解“自由”这两个字?
虹影:自由对我而言是空气和粮食。古人说,不自由,毋宁死,可见对我们有多么重要。
@宋那个晖:你的小说《饥饿的女儿》,我想饥饿也许是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们最深刻的感受,很多作家也都有“饥饿”的感受,而且是植入精神里的,我想问,您现在还有“饥饿感”吗?那一段的记录,是为了表达什么?如果“不再饥饿”,那么取而代之的是什么?
虹影:在记忆深处依然会饥饿。如刘再复先生评论这本书所说:“作者不仅抒写了苦难现象,而且写了苦难重压下人的心理变态。人饥饿到极点时无所谓羞耻屈辱,连“强奸”也能麻木地接受。主人公“六六”和历史老师的那种变态的爱,蕴含着沉重的悲伤,然而所有的悲伤都化解于濒临绝望的心理中。“体验”和“心验”是不同的,痛切肌肤的生理性体验有助于深化心理性的感悟。我写了自己体验过的一段历史,可说是真切又深切。
@小样娘:您觉得现在最能概括你状态的是哪个词语?如果用几个词来概括你的经历和故事,又是哪几个?
虹影:母亲、诗人和小说家。我首先是母亲,现在因为女儿年龄尚幼,所以一切以她为主,包括我的时间,她休息时,我才有空写作。概括我的故事,我想是一个讲故事的母亲,逃离者。讲述一个故事,可以一代一代听下去。我是一个一直在寻找家的人,精神故乡在哪里?
母亲和女儿
@阿晨:从《饥饿的女儿》到《小小姑娘》,其实是两个版本的“女儿的故事”,人说时间是把杀猪刀,那么对你而言,时间是什么?写《饥饿的女儿》时你是只受伤的小鸟,但如今在《小小姑娘》中我们看到了温和的女儿,如今你怎么理解母亲?《饥饿的女儿》是献给母亲的作品,那么《小小姑娘》是给儿女的一本记忆之书吗?
虹影:1.时间可以让人失去一切,也可得到一切,时间既无情又有情。一个好作家可穿越时间,回到过去,重现过去。母亲是牺牲者和爱者。和以前相比,此时我的我多了宽容和原谅。
2.是的,《小小姑娘》是记忆之书。《小小姑娘》也是《饥饿的女儿》和《好儿女花》的补充和注解。那两本自传体小说中,我的童年生活虽有提及,但写得不多。在那两部长篇里,我写得很犀利,对自己对他人毫不留情。《小小姑娘》呢,就像是前两本书的底色和基石,是纯散文,充满了诗意,即便是写到残酷绝望的地方,也透露出光亮来,文字很温柔很静谧。每次开始一部新的小说,我无法控制自己回到童年,那些阴影那些可怕的记忆,并未因时间消失,也许一年比一年淡了,可是一旦有相关的事发生,那些记忆便扑面而来。
@风雨南蛮:有时候真的觉得很奇怪,有人从《饥饿的女儿》、《好儿女花》里面看到仇恨、阴暗,还有媒体用“自爆家丑”形容。可明明那是每一个家庭曾经历的,整整一个时代的苦痛,怎么也谈不上是“丑”,反而是一种能够正视的美。
虹影:如果有一天,再也没有什么东西可感动你,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让你愤怒,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让你悲伤流泪,你便知道生活给了你什么,你付出了什么。而我现在依然能被感动,依然会愤怒,依然会悲伤流泪,不能不说是我从未停止热爱生命,尤其是对给了我生命的人,我充满了感激。
@魅影谜璃:女儿、母亲,她们教会了你什么?
虹影:母亲教会我成为一个善良、有同情心、自立坚强的人。女儿教会我温柔。
@盆栽夏:家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
虹影:家就是有母亲的地方,失去母亲后,家就是有女儿的地方,意味着一切。
关于诗歌
@maym_run/@SU-PER元:因为这首诗的名字,很想读到《鱼教会鱼唱歌》,可是到处都找不到。虹影姐姐还在写诗吗?什么时候会出呢?
虹影:依然在写诗,只是现在出版社认为出版诗集会亏,不知什么时候会出。摘一首新诗——《吹笛人》:我才不怕水里的死亡/我只担心掉在水里/一圈圈波纹/紧紧围住脖颈/那不是死/而是游戏/我就是怕游戏/天未黑/白天里全是雪人/我担心米下锅后/全是米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