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李薇
关键词 放弃高考
事件:《燕赵晚报》4日报道,河北石家庄平山县一名高三男生,因高考压力过大,在“五一”小长假后没有返校,而是揣着父母给的200元生活费,想到北京打工,幸好在乘公交车去火车站时被司机发现。经过公交车司机刘师傅耐心开导,男孩终于说出了家里的联系电话。家人赶来后,男孩答应返校,调整心态准备高考。
锐评:高考、中考临近,好心态比实力更重要。
关键词 小学数学题
事件:《长江日报》3日报道,武汉一对研究生毕业的父母,被读小学四年级儿子的一道数学培优题难倒。题目是这样的:“请看下面三组数字:1、3、5、7、8;2、4、6;5、9;这三组数字都因同种规律而分组,请找出其中规律。”夫妻俩琢磨了40分钟也找不到答案,母亲赵娜随后把题目发到网上求助,并附言:现代文盲硕士,辅导不了孩子。
锐评:连硕士生都不一定能解出的数学题,对小学生来说,到底有多大意义?
关键词 师生同堂考试
事件:《金陵晚报》4日报道,南京栖霞区教育局要求区内初高中老师跟学生一同参加模拟考,而且要和学生同处一个教室,接受监考,考卷也要评分,但成绩不会公布。该教育局表示,这么做的目的是促进老师加强能力培养,提升教学水平。对此,有老师认为这是对自己能力的不信任,是“人格侮辱”。
锐评:让老师体验一下真实的考场,不失为促进教学的好办法,所谓“人格侮辱”,不过是个别教师抹不下面子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