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陈盛钟 马俊杰 文/图
本报讯 5月9日,本报报道了莆田市区筱塘南街路口的人行道和路面被人凿开进行管道施工,道路“开膛”后却一搁就是一个多月的事。昨日,经过有关部门施压,施工单位终于对遗留在人行道和路面上的大坑进行回填,不过,人行道上并没铺设地砖,留下了一处处“大花脸”。
受损路面已修补但市民说太潦草
昨日中午,记者在现场看到,筱塘南街路口西侧的电缆线顺着电杆被埋到地下,原先堆积在人行道上的管道、水泥块以及沙子等东西已不见踪迹。水泥杆下方的一个深坑已经用混凝土填上,不过,其上并没有铺设地砖,与一旁的人行道形成了鲜明反差。记者发现,用于填坑的混凝土仍未完全凝结,其旁还放置着一个安全锥提醒路人注意。而在前方不远处,人行道上的其他几个坑虽然也都已填上,但同样没有恢复到原状,远一点看,这个地方像是一块补着各种颜色补丁的破长布条。
“这里的人行道要想不再是‘补丁样’,这样子的修补肯定不行。”附近一位王姓居民说,原先,人行道被挖开后,东一个坑西一个坑的,而且一放就是一个多月;好不容易等到有人过来修复了,却是这般草草填补了事,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做事的。
市政已要求铺设防降层和地砖
莆田市市政维护管理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工程破坏了市区道路的整洁和美观,影响到路人的行走,并且没有报批。此前,他们已向城管执法部门两次反映过此事。“施工单位没有按规范开挖人行道,也没有按原样进行恢复,我们已再次向城管执法部门举报,并将发函要求施工单位在被开挖的人行道上铺设防降层和地砖。”
这位负责人同时也表示,人们把城市道路比作一个城市的脸面,其完好率直接关系到一个城市的文明形象。近年来,莆田市区内人行道经常被“开膛破肚”,之后草草回填,开挖过的地方不时出现塌陷、人行道砖破损现象,不仅让城市的脸面“毁容”,也留下了许多安全隐患。今后,市政部门将加大力度对市政设施进行巡查,并与执法部门联手,加大对不文明开挖行为的查处力度,杜绝随意开挖人行道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