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黄凌燕 文/图
本报讯 规模宏大、木雕精湛、石雕古雅、砖雕别致,文物专家在考察中惊呼,仙游县林氏大宗祠集中体现了莆仙民间传统技艺与时代风格,分明就是一座莆仙明清古建筑的博物馆。
如今,仙游林氏宗亲为了保护这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他们自发成立了义务消防队,不但保护这座仙游县18万林姓氏族的合族祠堂,还保护周围的文物古迹。
“明代建筑典范古建筑的冠冕
四周环绕着鳞次栉比的新民居,林氏大宗祠犹如穿越到现代的古建筑。远看宏伟壮观,近看才发现这座与周围格格不入的古建筑处处体现能工巧匠的智慧。
“林氏大宗祠与文庙、万寿观、东门石坊和西门城隍庙并称仙游明清五大古建筑。这五大建筑中,林氏大宗祠又因保存完整而成为明代古建筑的典范,是古建筑艺术宝库中的冠冕。”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原仙游县博物馆馆长陈职仪说。
他向记者介绍,大宗祠总面积2000多平方米,上下厅堂共有35对用材粗壮的高大木柱立于大堂中,使林氏大宗祠具有较强抗风抗震能力,体现出建筑特色和科学价值。
走进大宗祠,记者看到祠堂上至梁枋下到台阶,无处不装饰,除了莆仙老民居常见的石雕和木雕外,还应用了砖雕和灰塑、灰画,犹如装饰的大观园。祠堂斗拱、雀替、驼峰等木构件与上下厅堂的灯梁、挑梁、弯框等全部精雕细刻,并彩绘贴金。
祠堂内支撑厅堂中屋架的16对粗壮木柱下所用的坚固青石柱础,雕刻出不同的图案。陈职仪说,这16对柱础最能体现这座古老宗祠的明代建筑特征与风格。
附近的文物古迹都列入义务保护范围
仙游县林氏宗祠董事会秘书长林金国向记者介绍,唐太和年间林氏先贤从莆田迁徙仙游肇基开族,到宋徽宗政和年间,林氏家族逐渐成为仙游望族。宋政和三年,林姓族人创建了林氏大宗祠。在明清年间,大宗祠因年久失修,族人便集资修葺,所以现在的林氏宗祠建筑主体多是明清建筑风格。
“林氏从仙游分衍到东南亚、美国等地,如今林氏大宗祠已成为联系海内外众多林氏后裔的纽带,是林氏子孙寻根问祖、祭拜祖先的圣地。”林金国告诉记者,去年年底,林氏大宗祠已被评为省级涉台文物。
“古建筑一般为木结构,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林金国说,省文物局领导前来调研时强调林氏大宗祠是难得的历史文化财富,一定要做好防火保护措施。
在文管部门的支持下,宗亲们自发集资,投入1.1万元,在大宗祠各个角落配备了消防设施,还在护厝设立了消防办公室。目前,12位林氏宗亲已自发组成义务消防队,他们将接受消防部门的培训。今后,除了林氏大宗祠,附近文庙、三妃宫、庆山祠等历史文物古迹也列入这支义务消防队的保护范围。